百词典

《又和游光睦院》

时间: 2025-05-04 11:51:13

诗句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

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1:13

原文展示:

又和游光睦院 徐铉 〔唐代〕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 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白话文翻译:

寺门位于山水之间,清澈的溪水映照着山石。 客人的船在傍晚时分停靠在岸边,僧人的房间依然紧闭。 阳光透过竹林静静地照射,云影悠闲地掠过台阶。 我随意地坐着,发出长长的啸声,忘却了自我与外物的界限。

注释:

  • 孱颜:山石的形状。
  • 客棹:客人的船。
  • 维岸:停靠在岸边。
  • 日华:阳光。
  • 箕踞:随意坐着的姿势。
  • 长啸:发出长声的呼喊。

诗词背景: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为主题。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光睦院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光睦院的一次游览体验。诗中,“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一句,即展现了寺庙周围山水相映的美景,清澈的溪水与山石的形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随后的“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则进一步以客船的停靠和僧房的紧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寺庙的宁静。而“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则通过阳光和云影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忘我境界,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清浅”和“孱颜”的形容,传达了景物的静美和自然。
  • 次句“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通过客船的停靠和僧房的紧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远离尘嚣的氛围。
  • 第三句“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运用了对仗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阳光和云影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末句“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忘我境界,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清浅照孱颜”中的“清浅”和“孱颜”描绘了溪水的清澈和山石的形状,形成了静谧的自然意象。
  •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中的“日华”和“云影”分别代表了阳光和云彩,通过它们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客棹晚维岸”一句,描述了什么情景? A. 客人早上离开 B. 客人傍晚停船 C. 客人中午用餐 D. 客人夜间航行

  2. “箕踞一长啸”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忘我 D. 焦虑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超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次刘伯益三咏韵·耐冬子 次刘伯益三咏韵·金凤花 春夜对月弹琴有怀 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 池萍 池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做张做智 大业 刀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鹵字旁的字 耗废 取威定霸 靣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诬服 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柳巷花街 养儿防老 神智不清 狼居胥 别具心肠 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