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5:07
送朔方何侍郎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
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
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听说云中派来了使者,乘着骏马来回奔忙。
河流的士兵守卫着阳光明媚的月亮,边塞的敌人失去了阴山的庇护。
曾经拜任职务时跟随骠骑,铭刻下的功勋不逊色于班级之中。
转眼间听到受降的日子,歌舞声响彻进入了萧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景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知名于诗歌创作,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对边疆的重视与保护之际,反映了当时对军事和外交的关注。送别何侍郎,表达了对他前往边疆的祝福与期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边塞图景,既有对边疆军事状况的描写,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的“闻道云中使”引入了诗的主题,显示出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与思考。接着,诗人描绘了边防士兵的坚守和敌人失利的场景,表现了国家安危与和平的希望。
诗中“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一句,既是对何侍郎过去功绩的赞美,也暗示出他在新的岗位上将继续努力,彰显出忠诚与责任感。最后一句“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将诗的情绪推向高潮,预示着和平与胜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乐观且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士兵和友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英雄气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对国家边疆的关心与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赞美,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云中使”指的是谁?
A. 军人
B. 外交使者
C. 商人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塞虏”指的是?
A. 边境的敌人
B. 友好的邻国
C. 商人
D. 士兵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国家边防与志士
C. 自然景观
D. 生活琐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