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渚泊》

时间: 2025-04-30 03:02:23

诗句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2:23

原文展示: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洞水的西边,身心如同兰渚的客人。
白天没有一丝云彩,我独自坐在碧绿的江水旁。

注释:

  • 洞水:指的是一种山间的水流,可能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 兰渚:兰渚是指生长兰花的沼泽地,象征着清幽和雅致。
  • 天昼:白天,表示时间。
  • 无纤云:没有丝毫的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 独坐:独自坐着,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
  • 空江碧:空旷的江水呈现出碧绿的颜色。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兰渚”作为一种自然意象,常被用来象征隐逸生活和雅致情趣。在古代文学中,兰花常与高洁的品德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肩吾,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在唐代,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施肩吾也不例外,此诗展现出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兰渚泊》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自然图景,诗人在洞水西边的兰渚中独自静坐,享受着无云的晴空和碧绿的江水。通过简洁的语言,施肩吾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认同,同时“兰渚”的意象暗示了清雅与闲适。接下来“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白天晴朗无云,江水清澈,诗人独自坐在这里,既是对自然的享受,也是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简约而不失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家在洞水西”:诗人自我介绍,明确自己的居住地,给人一种亲切感。
    • “身作兰渚客”:诗人将自己比作兰渚的客人,表明他对这一自然环境的融入与热爱。
    • “天昼无纤云”:描绘晴好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独坐空江碧”:强调孤独感,表现出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享受独处的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兰渚客”比喻自己,表现出对自然的归属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洞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暗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依恋。
    • 兰渚:象征高洁、雅致,表现出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
    • 空江碧:描绘出一种清明、宁静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施肩吾的《兰渚泊》主要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 A. 城市的喧嚣
    • B. 自然的宁静
    • C. 战斗的场景
  2. “身作兰渚客”中的“兰渚”象征什么?

    • A. 纷扰的生活
    • B. 高洁与闲适
    • C. 战争的残酷
  3. 本诗的创作背景是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鹿柴》(王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山水的幽静。
  • 《月下独酌》(李白):与《兰渚泊》一样,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但更加突出酒与月的意象,强调豪放与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唐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怀人 过扬州 别金陵 题曹云西山水 秋夜雨 秋夜偶成 其二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二首 其一 漫兴十九首 其十 槿花 过京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 一时之标 饿开头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身边 包含拐的词语有哪些 身结尾的成语 无补于时 就日瞻云 练字 折冲将军 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消退 保修 令人发指 抱火卧薪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