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移牡丹栽》

时间: 2025-05-07 07:31:00

诗句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00

原文展示: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白话文翻译:

用金钱买来牡丹种植,何处能辞别丛中的主人呢?
红艳的花朵让人心疼又让人怨恨,移植到百处又能在百处盛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钱:指金银等货币,这里强调用金钱买花的行为。
  • 牡丹:一种花卉,象征富贵和美丽。
  • 辞丛:告别花丛,表示对原有环境的不舍。
  • 红芳:红色的花朵,指牡丹的美丽。
  • 堪惜:值得珍惜。
  • 堪恨:值得怨恨,表示对离别的无奈。
  • 百处:许多地方。

典故解析: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花王”,象征着富贵美丽,诗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反映了人生中的美好和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其诗作多关注民生、自然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移牡丹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此时的白居易已在朝政中经历了多次波折,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交织在一起,成为诗中情感的主线。

诗歌鉴赏:

《移牡丹栽》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惋惜。开篇“金钱买得牡丹栽”,不仅仅是对牡丹的歌颂,更隐喻了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用金钱实现了对牡丹的占有,却又不得不面对离开原主人的无奈。接下来的“何处辞丛别主来”,表现了对原环境的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红芳堪惜还堪恨”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其短暂性的遗憾。在最后一句“百处移将百处开”中,诗人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期望,虽然移植到不同的地方,但美丽依然会在不同的环境中绽放,体现了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牡丹为主线,寓意深远,既有对美的追求,又包含对生活的思考,形成了白居易特有的抒情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钱买得牡丹栽:诗人通过金钱购买牡丹,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2. 何处辞丛别主来:表达了对原有环境的依恋,虽然得到牡丹,但离开原主人的情感令人纠结。
  3. 红芳堪惜还堪恨:对牡丹的美丽既心疼又怨恨,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
  4. 百处移将百处开:即使将牡丹移植到不同的地方,它依然会绽放出美丽,传达出一种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美好事物,象征人生的美好与短暂。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美的渴望,也有对短暂性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金钱:象征物质与追求,反映了人与物的关系。
  • 红芳: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钱买得牡丹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2. “何处辞丛别主来”中“辞丛”的意思是什么? A. 离开花丛
    B. 迎接花丛
    C. 照顾花丛
    答案:A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情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移牡丹栽》和杜甫的《春望》都在描写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命运。这种差异体现了两位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一 菩萨蛮七首 其二 菩萨蛮 秋景,回文 菩萨蛮 丁亥八月十五夜对月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二 午日 菩萨蛮二首 其一 菩萨蛮•楼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弄斤操斧 乙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兼祧 严慎 嗔嗔 损兵折将 門字旁的字 马首是瞻 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是非之心 寻花问柳 断幅残纸 崖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