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何满子》

时间: 2025-07-27 16:44:04

诗句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4:04

原文展示:

《何满子》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名叫满子的人,他在临刑之前创作了这首曲子。整首曲子有四个词和八个重复的段落,开头的旋律就充满了悲伤,令人心碎。

注释:

  • 满子:据传为人名,具体历史资料较少。
  • 临就刑时:指即将被处刑时。
  • 曲始成:指曲子在这个时候完成。
  • 一曲四词歌八叠:说明这首曲子的结构,包含四个词和八个重复的段落。
  • 断肠声:形容极度悲伤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何满子》创作于白居易晚年,社会动荡、民间疾苦的背景下,诗人用满子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苦难的思考与同情。

诗歌鉴赏:

《何满子》通过对满子临刑前创作的曲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对苦难的同情。满子在面临死亡时,仍然选择用音乐表达内心的痛苦,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共鸣。整首诗短小精炼,但情感却极为浓烈,开头便引入了满子的命运,随后通过对曲子结构的细致描写,将悲痛的情感通过“断肠声”这一意象传递给读者。白居易在诗中巧妙地运用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传满子是人名:开篇引入满子的名字,暗示其故事的传奇性。
  2. 临就刑时曲始成:强调满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创作音乐,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绝望。
  3. 一曲四词歌八叠:展示作品的形式,突显音乐的重复与遗憾。
  4. 从头便是断肠声:直接表达出曲子带来的痛苦感受,情感真挚动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曲始成”与“断肠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意象:音乐作为连接情感与死亡的桥梁,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苦难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即将失去生命的无奈和痛苦,体现了白居易对人性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满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曲子: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结合,能够超越生死。
  • 断肠声:表达内心的极度悲痛,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世传满子是人名”中的“满子”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个人名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2. 诗中提到的“临就刑时”是指: A. 临近婚礼
    B. 临近死亡
    C. 临近考试
    D. 临近旅行

  3. “从头便是断肠声”中的“断肠声”形容的是: A. 喜悦的声音
    B. 悲伤的声音
    C. 欢乐的声音
    D. 平静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白居易的《何满子》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李白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思乡之情。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寄强甫 自警 读邸报二首 陆贾二首 永嘉曹君赠诗次韵一首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清凉寺 自用台字韵一首 祁阳道中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旧的成语 执迷不误 异父 古稀之年 沉声静气 戈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代人捉刀 丢眉弄色 误入迷津 五时 包含鞘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大雪纷飞 乛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骤风暴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