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8:34
烛影摇红·九月望后独游北海,步谭篆青九日登高韵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虚度重阳,迟来霜树红如醉。
过塘寒鸭避人行,还借残芦庇。
小立石阑自倚。
盼晴空全消水气。
萧寥诗境,便作濠梁,悠然心会。
金粉迷茫,登临怕说先朝事。
谁家哀笛送秋声,摇曳苍波坠。
柳外斜阳尚蔽。
乍閒愁归鸿引起。
怪他张翰,诉尽西风,莼鲈长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的感受,感叹时光流逝,树木已经被霜打得红彤彤的,如同醉酒一般。路过池塘时,寒鸦躲避人群,借着残留的芦苇隐蔽。作者在石栏旁小憩,凭栏而立,仰望晴空,水面上的雾气全消散了。诗的境界显得萧条孤寂,作者在濠梁上悠然自得,心中自有一番领悟。面对金色的迷雾,登高时却不愿谈论过去的事情。谁家传来的哀笛声送来了秋天的气息,随着波浪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柳树外的夕阳依旧遮蔽着,忽然间,思乡之愁被归来的鸿雁引发。作者怨恨张翰,诉尽了西风的哀愁,莼鲈的长忆。
作者介绍:夏孙桐,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见长,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常融合传统与个人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海游玩之际,正值重阳节。诗人通过描写北海的秋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烛影摇红·九月望后独游北海,步谭篆青九日登高韵》是夏孙桐在重阳节时写的作品,诗中渗透着浓厚的秋意与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虚度重阳”,首先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触,表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无奈与惋惜。接着,描绘了寒鸭避人而行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孤独。
“萧寥诗境,便作濠梁,悠然心会”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诗境之中,似乎在濠梁上与自然对话,心中豁然开朗,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金粉迷茫,登临怕说先朝事”,则反映了对过往的沉思与不愿触碰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描绘北海秋景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过往的感慨与思索,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既感伤又悠然的情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悠然,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哪个节日?
诗人在哪个地方独自游玩?
诗中提到的“寒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