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54:35
洞仙歌
作者:吴潜(宋代)
瘦。酒。深,碎蕊残萼都收,
归簟枕,谁道栀橐敢就。
月边偏爱惜,冰玉肌肤,
应对姮娥共搔首。
疑怪得中原,讹道天花,
胡尘后可堪怀旧。
且海国浮沈醉花心,
喜近日烽烟,渐消亭候。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怀旧之情。诗人用“瘦酒”和“深”来形容自己的孤寂与沉思,碎落的花瓣和残余的花朵都已收拾。归来时,躺在簟子上,谁说栀子花的香气不能与月下的美丽相比呢?在夜空中,我只偏爱那月光照耀下的冰玉般的肌肤,与嫦娥一起轻轻梳理头发。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中原地区会传出谣言,天花的美丽难道是胡言乱语?在这样的动荡之后,是否还能怀念往昔?在这个海国之间,我沉醉于花的心情,欣喜于最近的烽火渐渐消散,期待着平静的日子。
吴潜,字子恭,号海岳,宋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情感真挚细腻,富有感染力。
《洞仙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忧虑与怀旧,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
《洞仙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开头的“瘦”和“深”便引人入胜,立即呈现出一种清瘦的忧伤。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碎蕊残萼的意象,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心生怅然。借助月亮与嫦娥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美的追求,似乎希望在那份清冷的月光下找到一丝安慰。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先是对花瓣凋零的惋惜,再到对中原谣言的疑惑,最后以对未来的期待作结,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美感。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往昔的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惑与无奈。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诗中“碎蕊残萼”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月下独酌》与《洞仙歌》两首诗都借助月亮的意象表达孤独与对美的追求,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吴潜的诗则透出细腻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