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16
水调歌头·小队旌旗出
作者: 吴潜 〔宋代〕
小队旌旗出,画鷁倚嵩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
眨眼是秋成。老守何能解,
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
楚云平。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局。
况有檐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
魂梦每宵征。巴得西风起,
吾亦文前程。
小队的旗帜已然出发,画着鹤的旗帜依靠在崇高的竹子上。
青色的秧苗在无边的白水中生长,田间有一犁正在耕作。
听到田间老农在交谈,今年的时节正好,
转眼间就到了秋天的收成。老守田地的何以理解,
只知道将这丰收的消息上报给皇明。
远望家乡的山,千里之外,
楚地的云朵平展如画。良田有二顷,
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郭,靠着柴草堆。
更有屋檐下的香气透出,
还有杨树旁的阴影交合,
我的灵魂与梦每晚都在征途。
希望能借着西风起,
我也能有文采的前程。
吴潜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描绘见长。他的诗风多表现田园生活,情感真挚,常常透出对乡土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水调歌头·小队旌旗出》创作于宋代的农村环境,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农业丰收的憧憬。此诗描绘了一个小队伍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水调歌头·小队旌旗出》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恬淡的生活情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及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通过“小队旌旗出,画鷁倚嵩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旌旗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鹤的形象则增添了一种高雅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青秧白水无际”的描写,表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田野,展现了自然的广阔与丰饶。
在田翁的对话中,诗人体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朴素,表达了对于丰收的期待,也暗示了农民对年成的依赖和希望。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表现了深深的乡愁,山的遥远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最后,诗人以“吾亦文前程”结尾,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希望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信念。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乡土情与个人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小队旌旗出,画鷁倚嵩竹。
小队的旗帜已经展开,画着鹤的旗帜倚靠在高耸的竹子上。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青色的秧苗在广阔的白水中生长,田间有一犁在耕作。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
听到田间的老农人谈论,今年的时节正好。
眨眼是秋成。老守何能解,
转眼间就到了秋天的收成。老守田地的何以理解,
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
只知道将丰收的消息上报给皇明。远望家乡的山,千里之外,
楚云平。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局。
楚地的云朵平展如画。良田有二顷,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郭,靠着柴草堆。
况有檐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
更有屋檐下的香气透出,还有杨树旁的阴影交合,
魂梦每宵征。巴得西风起,
我的灵魂与梦每晚都在征途。希望能借着西风起,
吾亦文前程。
我也希望能在文采上有所成就。
整首诗表现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蕴含了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描绘的“小队旌旗”象征着什么?
田翁在诗中提到的“今岁时年恰好”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吾亦文前程”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