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月(一作廖凝诗)》

时间: 2025-05-02 12:23:35

诗句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35

原文展示:

中秋月(一作廖凝诗)
作者: 李洞 〔唐代〕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
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丽景色,秋天已经过了一半,夜空中孤独的月光吞噬了星宿,四周没有一丝云彩。众多树木投下稀疏的影子,寒冷的秋风带来了细细的纹路。远远望去,丹桂的香气扑面而来,心中的思绪更加纷乱。

注释:

  • 九十日:指秋天的九十天,通常指秋季。
  • 孤光:指独自的月光。
  • 列宿:星宿,指天上的星星。
  • 微云:细小的云,几乎看不见。
  • 众木:许多树木。
  • 寒流:寒冷的空气流动。
  • 细纹:指秋风带来的细小波纹。
  • 丹桂:指桂花,象征着丰收和美好。
  • 心绪:心中的情感、思绪。

典故解析:

“丹桂”常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团圆和丰收。在古代,桂花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诗人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字子安,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李洞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富有情感,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期间,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月景和桂花,表达了自己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的思绪和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李洞的《中秋月》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首句“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便设定了一个季节的背景,带给读者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孤光吞列宿”则展现了月光的清冷与孤独,月亮是诗中的主角,它的光辉吞噬了星星,显得格外明亮而孤独。

在“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中,诗人通过描绘树木的影子和寒风的细微波动,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最后一句“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对桂花的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纷乱,充分体现了中秋节的团圆主题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时间已过去一半,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孤光吞列宿:月光孤独而明亮,吸引了星星的目光,显得格外孤单。
  3. 四面绝微云:周围没有云彩,使得月光更加显眼,营造出一种清澈的夜空。
  4. 众木排疏影:树木的影子稀疏而清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
  5. 寒流叠细纹:秋风带来的细腻波动,增添了秋夜的寒意。
  6. 遥遥望丹桂:诗人远望桂花,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
  7. 心绪更纷纷:内心的情感随着桂花的香气而变得更为复杂,体现了思乡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孤独的存在,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通过树影、寒流、丹桂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中秋节团圆的主题,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光:象征孤独与清冷,代表中秋夜的月亮。
  • 列宿:象征星辰,代表着遥不可及的梦想。
  • 众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丹桂:象征丰收与团圆,寄托思乡情感。
  • 寒流:象征秋天的冷冽,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2. 诗人通过“丹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故乡的怀念
  3.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1. B
  2. C
  3.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了中秋的月亮,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流露。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表达思念兄弟的情感,主题聚焦于亲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艺术与风格》

相关查询

课儿辈夜读 谢张夫人寄兰花香 华山 拜姑墓 与李全交诗(全交,监察御史) 自咏 吊何梅陂 赠龙津渔逸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三 朝觐谢恩诗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亦何 挟恃 平易近人 尽人皆知 弋字旁的字 海州常山 隹字旁的字 固阴沍寒 见兔放鹰 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热情洋溢 通衢大邑 并威偶势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