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甬东晚望》

时间: 2025-07-31 14:18:50

诗句

日落潮生水气昏,回头天际月如痕。

数声寥落渔家笛,吹入蒹葭何处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18:50

甬东晚望

作者:陈著 〔宋代〕

原文展示

日落潮生水气昏,
回头天际月如痕。
数声寥落渔家笛,
吹入蒹葭何处村。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潮水涌起,水面弥漫着朦胧的气息;
回头望去,天边的月亮像淡淡的痕迹。
几声渔家的笛声零零落落,
飘荡在芦苇丛中,不知流向何处的村庄。


注释

  • 日落:指太阳落山,象征一天的结束。
  • 潮生:潮水上涨,通常与海洋或河流的变化有关。
  • 水气昏:水面上浮起的雾气,形成朦胧的景象。
  • 月如痕:天边的月亮如同细微的痕迹,形容月光柔和。
  • 寥落:稀疏零落,形容声音的稀少。
  • 渔家笛:渔民吹奏的笛子,传达出乡村的宁静。
  • 蒹葭:水边的芦苇,常用来象征自然环境。
  • 何处村:不知村庄在何处,传达出一种迷惘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精练,擅长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历甬东地区有关,表达了对海边黄昏景色的感受以及对渔民生活的描绘。


诗歌鉴赏

《甬东晚望》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索。开头两句以“日落”和“潮生”引入黄昏时分的海边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水面上弥漫的气息和天边的月光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和谐美丽的画面。

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渔家的生活,笛声的寥落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寞,同时也突显了渔家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诗中的“蒹葭”意象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感,也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令人沉浸于那份黄昏的美好与思索之中。诗人以景衬情,充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落潮生水气昏:描绘了黄昏时分,太阳西下,潮水上升,水面上弥漫着朦胧的气息,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回头天际月如痕:转而描写天边的月亮,像是淡淡的痕迹,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意境。
  3. 数声寥落渔家笛:渔民的笛声显得稀疏而动听,带来乡村的气息。
  4. 吹入蒹葭何处村:笛声飘向芦苇丛中,暗示着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痕”,形象生动,增添诗意。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日落”、“潮生”、“月如痕”、“渔家笛”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黄昏的感慨,对渔民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潮生:与生命的起伏相呼应,表达人生的波动。
  • 月如痕:象征着思念与怀旧的情感。
  • 渔家笛:代表乡村的宁静与简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甬东晚望》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著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蒹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山
    D. 一条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津》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著的《甬东晚望》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上更加宁静与思索。李白的作品则往往更具豪情与奔放,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郑县亭子(郑县游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渔阳 赠别贺兰铦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姜楚公画角鹰歌 徐九少尹见过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 白沙渡(属剑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依法砲制 风烛之年 包含庭的成语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投酒 孤寡鳏独 跌开头的成语 包含隔的成语 檐鲁 黑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声振屋瓦 皮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征文 赋颂 隐若敌国 对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