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19
白沙渡(属剑州)
作者: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冥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这首诗表达了在长江边渡口的艰辛与孤独。写作者在渡口附近,沿着长江前行,感到路途的艰辛与不安。渡舟难以操控,似乎通向未知的天际。天寒地荒,黄昏时分,船只在水中摇曳。我骑马向北长鸣,远处的山猿也在呼唤。河水清澈,石头坚硬,白沙滩延绵不绝。心中烦恼似乎在此处得到了些许释放,但身患多病的我却依然忧愁。高耸的山壁和奔腾的洪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凌乱的景象。我在风中回首,手握缰绳,感叹不已。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历经安史之乱,诗作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风沉郁、真实,常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在艰难旅途中对生活的感慨。长江作为诗中重要意象,象征着诗人心中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安。
《白沙渡》是一首深具情感和意境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以“畏途随长江”引入,表现出对漫长旅程的惧怕,接着描绘渡口的绝岸,给人以险峻之感。诗中通过“差池上舟楫,杳冥入云汉”传达出对未来的迷茫,舟楫的摇曳仿佛也映射着诗人内心的波动。
随着诗的深入,冷清的天寒和荒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助,而“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则添加了一丝自然的生机,似乎在告诉诗人,尽管身处困境,生命依然在延续。水清石礧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坚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最后,诗人“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回首往昔,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融,展现了杜甫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无尽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旨在于表达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在逆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测试:
杜甫的《白沙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水清石礧礧”中的“礧礧”形容的是?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这句中的“山猿”主要传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