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沙渡(属剑州)》

时间: 2025-05-07 06:39:19

诗句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19

原文展示

白沙渡(属剑州)
作者: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冥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长江边渡口的艰辛与孤独。写作者在渡口附近,沿着长江前行,感到路途的艰辛与不安。渡舟难以操控,似乎通向未知的天际。天寒地荒,黄昏时分,船只在水中摇曳。我骑马向北长鸣,远处的山猿也在呼唤。河水清澈,石头坚硬,白沙滩延绵不绝。心中烦恼似乎在此处得到了些许释放,但身患多病的我却依然忧愁。高耸的山壁和奔腾的洪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凌乱的景象。我在风中回首,手握缰绳,感叹不已。

注释

  • 畏途:畏惧艰难的路程。
  • 杳冥:深远而幽暗,形容去向不明。
  • 寒荒:寒冷的荒野。
  • :马鸣声。
  • 饮相唤:山猿在水边喝水并呼唤同伴。
  • 礧礧:形容石头的声音或状态。
  • 疏散:疏解、释放忧愁和痛苦。
  • 嶔崟:高耸而险峻的山石。
  • 洪涛:奔腾的水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历经安史之乱,诗作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风沉郁、真实,常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在艰难旅途中对生活的感慨。长江作为诗中重要意象,象征着诗人心中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不安。

诗歌鉴赏

《白沙渡》是一首深具情感和意境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以“畏途随长江”引入,表现出对漫长旅程的惧怕,接着描绘渡口的绝岸,给人以险峻之感。诗中通过“差池上舟楫,杳冥入云汉”传达出对未来的迷茫,舟楫的摇曳仿佛也映射着诗人内心的波动。

随着诗的深入,冷清的天寒和荒野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助,而“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则添加了一丝自然的生机,似乎在告诉诗人,尽管身处困境,生命依然在延续。水清石礧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坚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最后,诗人“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回首往昔,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融,展现了杜甫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无尽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畏途随长江:诗人感受到长江的浩荡与路途的艰难。
    2. 渡口下绝岸:描绘渡口的险峻,暗示渡河的危险和不确定。
    3. 差池上舟楫:舟船在水面上摇摆不定,难以操控。
    4. 杳冥入云汉:前方的路途仿佛通向遥远的天际,充满未知。
    5. 天寒荒野外:描绘寒冷的环境,增添孤独感。
    6. 日暮中流半:黄昏时分,船只在水中,时间的流逝加深了孤寂。
    7. 我马向北嘶:诗人马鸣,象征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8. 山猿饮相唤:自然生灵的呼唤,增添了生动感。
    9. 水清石礧礧:水的清澈与石的坚硬,象征内心的矛盾。
    10. 沙白滩漫漫:沙滩的延绵无尽,暗示孤独的无尽旅途。
    11. 迥然洗愁辛:在此处似乎可以释放烦恼。
    12. 多病一疏散:身心多病的状态依然存在。
    13. 高壁抵嶔崟:高耸的山壁,象征着困境与艰难。
    14. 洪涛越凌乱:奔腾的洪水,象征着绝望与动荡。
    15. 临风独回首:在风中回望,表达对往事的感慨。
    16. 揽辔复三叹:握住缰绳,叹息三声,沉浸在思绪之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用“长江”比作人生的漫长旅途。
    • 拟人:山猿的呼唤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旨在于表达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在逆境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长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辽阔与不确定。
  • 渡口:象征着人生的岔路,面临选择与挑战。
  • 山猿:代表自然生灵的呼唤,增添了生动的情感。
  • 石、沙:象征着坚硬与柔软,反映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白沙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无奈
    • C. 兴奋
    • D. 愤怒
  2. 诗中“水清石礧礧”中的“礧礧”形容的是?

    • A. 水的声音
    • B. 风的声音
    • C. 山的声音
    • D. 人的声音
  3.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这句中的“山猿”主要传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孤寂
    • B. 友谊
    • C. 生命的延续
    •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表达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作都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不过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大庾岭北驿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贼平后送人北归 喜外弟卢纶见宿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次北固山下 归嵩山作 山居秋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过香积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村 包含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陶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宏赡 慞惶失次 河女 言行信果 探奥索隐 阳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驴鸣犬吠 欠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轶俗 豕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