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别贺兰铦》

时间: 2025-05-04 05:56:46

诗句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6:46

原文展示

赠别贺兰铦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白话文翻译

这是送别贺兰铦的诗。黄雀吃得饱饱的在田野上飞翔,成群结队地飞过荆榛丛。如今你心中有什么遗恨呢?面对周围的人却感到孤独。老马虽老却仍想奔驰,苍鹰虽然愁苦却难以驯服。高尚的贤士在世上难以被识别,因此总是与饥饿和贫困相伴。国家的局势刚刚好转,天地间仍然飘荡着风尘。悲伤的歌声中,我的鬓发已白,远道而去到湘江和吴地的春天。我恋念岷山下的芋头,而你却在思念千里的莼菜。生离死别,自古以来令人心酸。

注释

  • 黄雀:一种鸟,常用于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野粟:指野生的栗子,象征丰饶。
  • 荆榛:荆棘和榛树,常见于荒野,象征艰辛环境。
  • 老骥倦骧:比喻年老而志向不减的人。
  • 苍鹰:象征高远的志向与情怀。
  • 高贤:指有才能的人士。
  • 婴饥贫:与贫困和饥饿相伴,强调生活的艰辛。
  • 生离与死别:指生与死的离别,强调情感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内容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赠别贺兰铦》写于杜甫晚年,时逢国势衰微、动乱频仍,诗人感受到深重的社会压力与个人的孤独。此诗是他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诗歌鉴赏

《赠别贺兰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描绘了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自由,然而诗人却以“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引出对友人内心的关怀与对当下孤独感的思考。

接下来的“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则以比喻的方式,表现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虽然年老志仍在,但社会的冷漠让高人难以施展才华,形成强烈的对比。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在此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结尾部分,“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则通过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人情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与人文关怀,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描述自然景象,表现丰饶。

  •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关心友人内心的孤独与遗憾。

  •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比喻年老的志向不减,反映对现实的无奈。

  •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指出高人难以被识别,常与贫穷相伴。

  •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反映国家局势的动荡。

  •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表达对人生的感怀与送别的情感。

  •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现情感的深邃。

  •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说明人生离别的痛苦是永恒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老骥倦骧首”,比喻有志之士虽老但志向依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 象征:诸如“苍鹰”象征高远的志向与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孤独、理想和离别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雀:象征自由与丰饶。
  • 苍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湘吴:象征离别与思乡之情。
  • 岷下芋:故乡的象征,体现对家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黄雀的意象象征什么?
    A. 自由与丰饶
    B. 悲伤与孤独
    C. 贫穷与困境

  2. “老骥倦骧首”中的“老骥”比喻什么?
    A. 年轻人
    B. 失去梦想的人
    C. 有志之士

  3. 诗中提到的“湘吴”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地名,象征离别
    C. 一种情感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赠花卿》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虽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加侧重于豪放的情感与洒脱的个性。而杜甫的《赠别贺兰铦》则更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常大夫挽词 寿昌寺 烛影摇红 其一 正月十四夜 九日纪胜上李夏二宰相五十韵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一 雨宿 其一 观音赞二首 春日郊行三首 其二 颂一百则 其九十五 芍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沉玉陨 走之旁的字 显诤 艸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学府 包含跋的成语 负弩前驱 镂心呕血 反裘负薪 雨字头的字 瑰货 纸贵洛城 闭月羞花 鼓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