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35:28
朱淑真《西江月(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感受与思考。诗人准备好舞裙和歌扇,想要在春天的美景中尽情欣赏,但又担心春寒的侵袭。她卷起窗帘,无言地面对南山,感叹眼前的景色已经显得绿意盎然、花色淡薄。她内心对花的惜爱逐渐减弱,漫步在江边的春色中,仿佛就像疲惫的鸟儿知道归来一样,悠闲地在梨花深处的院落里徘徊。
作者介绍:朱淑真,宋代女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柔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生活、爱情的感悟与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现自己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朱淑真的《西江月(春半)》是一首描绘春天意境的词作,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细腻感知与情感的沉淀。开头两句“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期待,却又因春寒而生出一丝忧虑。这样的对比突显了春天的变化无常与人的情感状态。
接下来的“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中,诗人通过“卷帘”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内心的沉思,面对南山,无言以对,似乎在感受自然的气息。在这里,“绿肥红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意的浓厚与花色的淡漠,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后面的“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则显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懒散。通过“踏青”这一活动,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享受,然而“惜花心懒”,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连对花的欣赏都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极富诗意,飞鸟的倦怠隐喻了诗人的心境,而“淡荡梨花”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女性柔情而又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时光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舞裙”象征什么?
“春寒”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踏青”指的是什么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