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20
自责二首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第一首:
女子写文章本是该受到责备,何况又在月下吟唱风声。
磨破铁砚的事与我无关,绣花折断金针却是有成就的。
第二首:
无事可做,只能看诗,却看不到诗中所说的离别。
情感愈发萧索,才明白聪明反而不如痴情。
作者介绍:
朱淑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她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自我的反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朱淑真对自己创作的反思,表达了因追求文学而感到自责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在孤独中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朱淑真的《自责二首》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展现了她对写作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女子因写作而感到罪责,尤其是在吟咏月色和风声的同时,更增添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第一首诗中,作者将写作与对美好事物的咏叹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文学的热爱与自我批评的复杂心态。她的“磨穿铁砚”虽是对读书用功的描述,但在此却隐含着对自己写作的反思,暗示着文学创作的艰辛与责任。
第二首则更为内省,作者感到无所事事,只能沉浸于诗歌中,却发现诗歌中所言的离别与孤独,正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诗中“添得情怀转萧索”,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情感的无奈与失落,最终明白了“伶俐不如痴”的道理,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成熟与领悟。整体而言,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文学创作和情感生活中的冲突与和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文学创作过程中内心的挣扎和情感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自我价值和情感状态的反思,强调了在智慧与痴情之间的选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朱淑真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文中提到的“磨穿铁砚”主要指什么?
A. 写作的艰辛
B. 读书的专注
C. 画画的辛苦
D. 绣花的技术
诗中“始知伶俐不如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智慧的赞美
B. 对痴情的反思
C. 对孤独的接受
D. 对写作的自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