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9:58
廊下题诗满壁尘,
塔前松树已皴鳞。
古来唯有王文度,
重见平生竺道人。
在廊下的墙壁上,诗句覆盖了满满的尘埃;
塔前的松树,已经显露出干枯的鳞片。
自古以来,只有王文度才有这样的风采,
今天重逢的却是竺道人,他的神韵依旧。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哲理思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至朗州期间,表达了他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寺庙中,刘禹锡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刘禹锡通过廊下的诗句和塔前的松树,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的开头“廊下题诗满壁尘”既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寺庙环境,也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这些诗句虽然曾经闪耀,却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尘埃覆盖,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在现实生活面前的无奈。
接下来的“塔前松树已皴鳞”,则通过自然景物的衰老,暗示了人事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松树作为长青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然而它也难逃岁月的侵蚀,表现出一种生命的悲哀。
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的对比,王维与竺道人的再现,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王维象征着诗歌的高峰,竺道人则代表着一种修行的精神追求,诗人对两者的思考,反映出他在流亡生涯中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富有层次,通过对比、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广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王文度”指的是什么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塔前松树已皴鳞”中的“皴鳞”是指什么?
A. 绿叶
B. 干裂的树皮
C. 花朵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