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时间: 2025-05-07 08:50:05

诗句

岩隈萧寺得跻攀,数翠邀岚不复难。

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0:05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原文展示:

岩隈萧寺得跻攀,
数翠邀岚不复难。
已向城中专一壑,
更须随处款青山。


白话文翻译:

在山岩深处的寂静寺庙中,我得以攀登,
那一片片青翠的山峦引来云雾,再也不觉得困难。
已经向城中专注于一条山谷,
更要四处游览,亲近那青翠的山峦。


注释:

  • 岩隈:意指岩石夹缝或深处,指山间的幽静之处。
  • 萧寺:指寂静的寺庙,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邀岚:迎接云雾,形容山间的自然景象。
  • 专一壑:专注于一条山谷或河流。
  • 款青山:亲近青翠的山峦,表达了游览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韶,号梅溪,生于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秀丽、意境深远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张镃游览岝崿山时,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幽静寺庙和青翠山峦,反映了他内心对自然的依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优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览岝崿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首联“岩隈萧寺得跻攀”通过“岩隈”和“萧寺”二词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中寺庙的宁静之中。其次,“数翠邀岚不复难”则表现了青山的美丽和山中云雾的缭绕,诗人对自然景象的亲切感受在此得以体现。后两句“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则表达了诗人游览的愿望,他已经在城中专注于一处山谷,但更希望去探索更多的青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隈萧寺得跻攀:诗人因为在岩隈的深处找到了一座寂静的寺庙而得以攀登,表明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渴望。
  2. 数翠邀岚不复难:青翠的山峦吸引着云雾,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这一切的喜爱与享受。
  3. 已向城中专一壑:已在城市中专注于一条山谷,暗示诗人对城市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4. 更须随处款青山:更要在四处游览,亲近青山,表现出对山水的渴望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岩隈”和“萧寺”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将“翠”与“岚”进行互动,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水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城市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隈:象征幽静、深邃的自然环境。
  • 萧寺:代表宁静、清雅的生活状态。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代表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岩隈”指的是: A. 高山
    B. 深处的岩石
    C. 宁静的寺庙

  2. 诗人希望: A. 留在城市
    B. 亲近自然
    C. 忘记山水

  3. “数翠邀岚”一句中的“邀”是什么意思? A. 邀请
    B. 迎接
    C. 拒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张镃和王维的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秋天的山居景象,体现了宁静与和谐的意境,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向往。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元宵 烛影摇红 春柳 烛影摇红·春小寒轻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老子婆娑 烛影摇红(丙子中秋泛月)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 烛影摇红 江上阻风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鬯字旁的字 位尊势重 田饩 珠蛤 迷离扑朔 踞坐 示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豕分蛇断 甘心鈇钺 国色天香 科算 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蠹书虫 靑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包含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