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08
登城歌
作者:张镃 〔宋代〕
二月二十八,花开满林莺恰恰。
春光谁遣插翅飞,雪色情知添鬓发。
暄风随我登古城,远树如簇山如萦。
一川渺瀰青镜平,云翳不定天疑行。
去船住船纵复横,日辉迸射光晶晶。
逆听万古苍蝇声,眼空故国唤不应。
鼎湖龙升朝帝廷,还领旧物苏函灵。
维先忠列为列星,侍尧受命行专征。
今上移军复四京,实遵天时协群情。
不战自可屈人兵,版图悉更郡县名。
蛇荒鸟夷颁朔正,礼乐制度重修明。
漏泉沛泽江海倾,小臣笔力鸿毛轻。
愿书诏命奔驿程,涤洗罪眚哀孤惸。
霜露所坠皆欢盈,此意一笑从谁评。
旧游安期丹想成,未须遣鹤来相迎。
我方居园学长生,后五百岁归蓬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二月二十八,春花盛开,黄莺鸣叫。春光是谁催促着我前来,雪白的头发又因岁月而增添。温暖的春风伴我登上古老的城墙,远处的树木像山一样层层叠叠。眼前的河流如同一面平静的青镜,云彩在空中飘动,天似乎也在行走。船只来去自如,日光透过水面闪烁着晶莹的光辉。耳边传来古老的苍蝇声,空旷的眼中故国的呼唤却无法回应。鼎湖之龙朝朝帝廷,仍旧保留着旧时的灵气。那些忠臣将领如星辰般闪耀,侍奉尧帝的命令去征战。如今皇上调动军队再回四京,确实是响应天时,合乎民心。不用打仗也能让敌军屈服,土地与县名都重新划分。蛇荒鸟夷的典章制度得到重修,礼乐制度也重新明朗。漏泉的水倾泻如江海,小臣的笔力如鸿毛般轻。希望能书写诏命奔赴驿站,洗清罪过,抚慰孤独的心情。霜露落下皆是欢喜,这种感情笑问谁来评论。旧日的游乐与安期丹的梦想成真,不必等待鹤来相迎。我在园中学习长生,期望五百年后归入蓬莱仙境。
张镃,字元之,号戈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官职。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登城歌》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期待。此时正值宋代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登城歌》是一首描绘春日风光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开满林,黄莺啼鸣,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春光的美好以及岁月的无情,白发的增添让人不免感慨时光的流逝。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登上古城,远眺苍茫的山水,心中涌起对故国的思念。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反思国家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社会变革的支持。诗中提到的忠臣与贤明的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生和理想生活的追求,渴望在五百年后能归入理想的仙境。
整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交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故国、对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对人生、国家和理想的追求,情感基调既有对现实的思考,又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二月二十八”象征什么?
“鼎湖龙升朝帝廷”中的“鼎湖”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