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用儒字韵二首》

时间: 2025-08-05 16:59:26

诗句

是是非非好读书,莫将名实自相诬。

由来废冢谁为者,诗礼相传大小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6:59:26

原文展示:

再用儒字韵二首
辛弃疾

是是非非好读书,
莫将名实自相诬。
由来废冢谁为者,
诗礼相传大小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读书人、儒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是非曲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不要让名声与实际相互矛盾。历史上废弃的坟墓,究竟是谁导致的呢?而诗书礼仪则是代代相传的儒家精神。

注释:

  • 是是非非:指的是各种是非问题,强调关注真相。
  • 好读书:指喜爱读书的人,特别是儒生。
  • 名实:名声与实际,强调两者应当相符。
  • 废冢:指被毁弃的坟墓,表示对历史的反思。
  • 诗礼:指诗歌与礼仪,代表儒家的传统文化。
  • 大小儒:指不同层次的儒学者,泛指所有的儒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写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外敌入侵,民生艰难。作为一位儒生,他深感责任,常通过诗词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此诗反映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思考和对读书人使命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读书与名实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儒家文化的深厚价值。诗的开头“是是非非好读书”,提出一个哲学命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清晰的判断。辛弃疾的用词极为讲究,“莫将名实自相诬”则是对读书人与社会名声的警醒,借此表达他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接下来的“由来废冢谁为者”,具有哲理性,提醒读者要思考历史的真相,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诗礼相传大小儒”,则展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重要性,诗与礼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品德修养的体现。

整首诗在节奏与情感上都十分和谐,反映出辛弃疾对儒家精神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进一步提示现代人应当在复杂社会中坚守自身的文化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是非非好读书:在纷繁是非中,读书是重要的。
  • 莫将名实自相诬:不要让名声与实际相互诋毁。
  • 由来废冢谁为者:历史上被毁的坟墓,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 诗礼相传大小儒:诗书礼仪是代代相传的,所有儒生都应继承。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引导读者思考,增强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儒家文化传承的期望,强调了读书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读书:象征智慧与道德修养。
  • 名实:象征表面与真实的对立。
  • 废冢:隐喻历史的遗留问题。
  • 诗礼:象征儒家文化的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是是非非”的意思是什么?
    A. 复杂的事情
    B. 正确与错误
    C. 大事小事
    D. 名声与实际

  3. 诗中提到的“废冢”象征什么?
    A. 遗忘的历史
    B. 读书的价值
    C. 诗歌的传承
    D. 社会的责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
  • 《登高》(杜甫):抒发对时局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陆游:两位都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更倾向于豪放激昂的风格,而陆游则显得更加细腻柔和,反映了不同的情感表现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永嘉黄九万见访 四月八日三绝 得旧藏大士小像 溪庵十首 试笔六言二首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题读碑图 宫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怕出名猪怕壮 宜室宜家 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金石良言 旌善惩恶 廻肥 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假戏真做 三框儿的字 包含蔑的词语有哪些 满载而归 四部书 耒字旁的字 锦羽 彐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厉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