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9
声声慢·停云霭霭
作者:辛弃疾 〔宋代〕
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
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
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
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兢春风。
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
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
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
停滞的云雾弥漫,四方都已昏暗,整日细雨绵绵。
挠着头,良朋相聚,门前的平地已变成江河。
春酒清澈,我独自抚摸着,闲暇时饮酒在东窗下。
无奈地等待,恨这舟车南北,想去哪里呢?
叹息东园的美树,初春时荣盛的枝叶,依然需要小心春风。
日月如征途,如何能安坐从容?
翩翩飞舞的鸟儿,栖息在庭树上,和谐的歌声伴随。
当年的事情,问有几人能像我的老朋友那样亲近?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抗金将领,其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表达对国家、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经历了战乱和个人的失意,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人离散的思考和感伤。
《声声慢·停云霭霭》是辛弃疾晚年的一首代表作,体现了他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引出一个阴沉、细雨的意境,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紧接着通过“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展示了在这样的天气里与朋友相聚的情景。雨水的滂沱使原本平坦的土地变成了江河,象征着生活的变迁。
在“春醪湛湛独抚”一句中,诗人通过饮酒来抚慰自己的情怀,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而“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则是对人生旅途的迷茫与困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距离阻隔的深刻感慨。接下来的“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同时又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感悟,词风虽沉郁却饱含哲理,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停云霭霭”指的是( )。
“恨舟车南北”表达了作者对( )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春醪”指的是( )。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