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鹤鸣亭绝句四首》

时间: 2025-05-07 06:32:14

诗句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

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14

鹤鸣亭绝句四首

原文展示: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白话文翻译:

安石榴花在翠绿的竹枝间盛开,在它的底下舞动的又有什么意义呢?溪水自有那无声的地方,鹤舞的姿态还不如静静地站着来得舒服。

注释:

  • 安石榴花:安石榴是一种花卉,开花时鲜艳美丽。
  • 翠竹:指青翠的竹子,象征生机与清新。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
  • 溪流:小溪,流水声。
  • 闲立:闲适地站立。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兼擅诗文,政治家。他的作品多表现豪放激昂的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辛弃疾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用“安石榴花翠竹枝”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突显了自然的美丽。接下来的“婆娑其下更何为”,则引导读者思考,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舞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诗人似乎在质疑繁华的表象,强调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最后两句“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则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无声胜有声”的哲理,强调静谧与安宁的价值。诗歌整体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花与竹的景象,设置了一个生动的背景。
    • 第二联的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舞动的意义,暗示对繁忙生活的反思。
    • 第三联通过溪水的无声,表达一种静谧的美。
    • 第四联则以鹤舞的意象,强调与自然和谐的存在状态。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如“婆娑其下”,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
    • 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流畅且富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 安石榴花:象征美丽和繁华。
  • 翠竹:代表清新与坚韧。
  • 溪流:象征静谧与深邃。
  • :象征长寿与高洁,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桃花
      B. 安石榴花
      C. 牡丹
      答案: B

    2. 诗人认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是什么? A. 舞动
      B. 闲立
      C. 旅行
      答案: B

    3. “溪流自有无声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鸟鸣涧》
  •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更强调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体现。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查询

喜迁莺(题郭南仲庵壁) 喜迁莺 其六 题陈其年填词图小照 喜迁莺 帘阴依梅溪体 喜迁莺 琼台长至,和梦窗冬分人别韵 喜迁莺 其二 书感,寄王病山、秦晦鸣 喜迁莺 罗江舟夜岁除,和梦窗 喜迁莺 其三 上谷初度 喜迁莺 其二 寿芝麓宗伯 喜迁莺(寿薛尚书) 喜迁莺(寿李文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笔一挥 韭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三点水的字 憋屈 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胜 包含矛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迁乔出谷 渟洄 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窥窬分毫 劳主 倈人 耳染目濡 眼泪洗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