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18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李攀龙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
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
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
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这首诗描绘了玉井楼的壮丽景色:玉井通向深邃的海洋,红色的楼阁高耸如削。波涛传来潮汐的声音,栏杆连接着星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灯光下虎魄的光芒透出,床边的莲花悄然绽放。轻拂的云彩使得夜色显得深暗,而月光映照在手掌上,犹如明珠般璀璨。世间的象征在于人间的情感,漂浮的木筏象征着世俗的情感。无须担忧漏水的声音,石鼓依然能发出悠扬的鸣响。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常涉及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李攀龙游历华顶时。华顶山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著称,诗人在此地驻足,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因而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玉井楼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玉井通溟海”以清澈的井水引入,紧接着描绘了如刀削般的朱楼,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波涛与星斗的映衬,表现出宇宙与人间的联系。诗中“虎魄侵灯出”的意象,既有自然的光芒,也暗含着一种勇气与力量,仿佛在呼唤着诗人的内心情感。最后两句则是对人间情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华顶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与人间情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井通溟海”中“通”字的意思是?
A. 连接
B. 流向
C. 到达
D. 通过
诗中提到的“虎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动物
C. 灯光的光芒
D. 一种乐器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忧?
A. 不愁更漏绝
B. 拂盆云发暗
C. 浮槎世上情
D. 波传潮汐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