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烦刘公达甃园中小池以诗谢之》

时间: 2025-05-02 01:54:11

诗句

感君巧思葺芳塘,石甃无痕细著行。

更拟中间添小屿,藕花深处著鸳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11

原文展示

感君巧思葺芳塘,
石甃无痕细著行。
更拟中间添小屿,
藕花深处著鸳鸯。

白话文翻译

感谢您巧妙的构思,修葺了这片芳香的池塘,
石板铺就的路面无痕迹,细细地延伸着。
我更想在池中间添一座小岛,
在那藕花盛开的深处,栖息着成双的鸳鸯。

注释

  • 巧思:巧妙的构思、设计。
  • :修葺、修整。
  • 芳塘:芬芳的池塘。
  • 石甃:用石头铺成的。
  • 无痕:没有痕迹,形容铺设得很细致。
  • 著行:延续、铺展的意思。
  • 小屿:小岛。
  • 藕花:荷花的一种,生长在水中。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

典故解析

“藕花深处著鸳鸯”中的“鸳鸯”常被用作爱情和忠贞的象征,古代诗歌中常以鸳鸯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景升,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刘公达在园中游玩时。刘公达为池塘的修缮提供了构思,姜特立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巧思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首句“感君巧思葺芳塘”直接表达了对刘公达的感激,体现了友谊的温暖和真挚。接下来的“石甃无痕细著行”则呈现了池塘的自然与和谐美,石板铺设得细致而自然,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诗中构思中间添小屿的想法,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憧憬,藕花和鸳鸯的意象更是为整体增添了生动与灵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友谊、爱意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感君巧思葺芳塘:开篇感谢朋友刘公达的巧妙构思,指引他修缮了池塘。
    • 石甃无痕细著行:描述池塘边的石板路,铺设得无痕迹,表达了精致的工艺。
    • 更拟中间添小屿:表达作者想在池塘中间添置小岛的愿望,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藕花深处著鸳鸯:描绘了池塘深处的藕花和成双的鸳鸯,传达了浪漫与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藕花、鸳鸯的意象比喻美好的爱情和生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友谊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芳塘:象征着美丽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小屿: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藕花:代表着纯洁、美好和爱情。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忠诚,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倾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姜特立
    • C) 杜甫
  2. “石甃无痕细著行”中的“无痕”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痕迹
    • B) 有很多痕迹
    • C) 磨损严重
  3.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友谊

答案

  1. B) 姜特立
  2. A) 没有痕迹
  3.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相思》-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这首诗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夜起思子虡 感旧 莆阳昭武延平送兵渐集戏书 病中作 家园小酌 东窗遣兴 初夏出游 山居戏题二首 其一 东窗遣兴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急功近利 时绌举盈 滴粉搓酥 金字旁的字 弊车羸马 毋字旁的字 销黄 落伽 广字头的字 随逐 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诚意正心 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遐方 通条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