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废桑畦种花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9:45:47

诗句

种花真濩落,曾不救号寒。

我自金芍药,从渠黑牡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5:47

原文展示:

种花真濩落,曾不救号寒。我自金芍药,从渠黑牡丹。

白话文翻译:

种花真是很枯燥,曾经不拯救我的寒冷。我只喜爱金色的芍药,偏爱黑色的牡丹。

注释:

  • 濩落:形容种花的情景枯燥乏味。
  • 号寒:指呼号时感到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
  • 金芍药:一种花,象征美丽与富贵。
  • 黑牡丹:象征神秘与高贵,亦有独特的美感。

典故解析:

  • 芍药与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芍药常与美丽、高贵相联系,而牡丹则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繁华。这两种花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不同美的追求和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个人生活较为孤独和艰辛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美的思考,以及对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种花”为主题,开头一句就直言“种花真濩落”,表达了种花过程中的枯燥与乏味,仿佛暗示着人生的无奈与困惑。诗人并没有因为这种无聊而放弃对美的追求,反而在后两句中,通过“金芍药”和“黑牡丹”的对比,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与选择。金芍药的光彩夺目,象征着富贵与生机,而黑牡丹则给人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代表了诗人对不同层次美的欣赏和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美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花真濩落:表达了种花的枯燥和无聊,似乎在暗示生活的乏味。
  • 曾不救号寒:回忆过去的艰难,似乎在说即使种花也无法拯救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 我自金芍药:坚定表达自己偏爱金芍药,象征着对生活中美好的追求。
  • 从渠黑牡丹:虽然偏爱金芍药,但也对黑牡丹的独特美感到向往,显示出对多样性美的接纳。

修辞手法:

  • 对比:金芍药与黑牡丹的对比,体现了美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 隐喻:种花不仅是字面意思,更隐喻了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美的向往与选择,展示了在艰难生活中仍旧坚持追求美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芍药:象征着阳光、富贵与生命力,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黑牡丹:象征神秘、高贵,展现出对独特美的欣赏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芍药”象征什么? A. 神秘
    B. 富贵
    C. 贫穷
    D. 枯燥

  2. 诗人通过对“金芍药”和“黑牡丹”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美的多样性追求
    C. 对自然的无奈
    D. 对孤独的接受

  3. “种花真濩落”中“濩落”指的是什么? A. 丰盛
    B. 幸福
    C. 枯燥
    D. 美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的诗作。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废桑畦种花 其二》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在探讨美与生活的关系,但姜特立更关注个体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社会的普遍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特立研究》

相关查询

下黄榆岭 西江月 点绛唇·红袖凭阑 朝中措 效俳体 太原 诉衷情令 婆罗门引 亦名菊潭秋 南歌子 冬景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六 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荣辱得失 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灰暗 欺天诳地 祝庆 拨乱返正 亠字旁的字 云阁 仍陋袭简 民淳俗厚 甘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谮慝 龍字旁的字 金相玉映 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