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明月堂》

时间: 2025-07-31 01:21:23

诗句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21:23

原文展示

题明月堂 舒亶 〔宋代〕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郢地的工匠依然巧妙地运用斧头,清亮的光芒不再被微尘遮挡。 秋天九月的万里云端之路,半夜时分站在千峰之巅的人。 坐着便能看到天地间的一切融入心胸,突然惊觉草木也充满生机。 应该同情那些在赤水寻找珍珠的旅人,白日里茫茫一片仍在寻找方向。

注释

字词注释:

  • 郢匠:指技艺高超的工匠,源自《庄子·徐无鬼》中的“郢人运斤”。
  • 运斤:运用斧头。
  • 纤尘:微小的尘埃。
  • 九秋:指九月。
  • 肝胆:比喻心胸。
  • 赤水寻珠客:比喻追求理想或真理的人。
  • 问津:寻找路径。

典故解析:

  • 郢匠运斤:出自《庄子·徐无鬼》,比喻技艺高超。
  • 赤水寻珠: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追求理想或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公度,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观赏自然景色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作者站在高山之巅,观赏星空和云海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郢匠运斤开篇,比喻自然之美的纯净无瑕。接着描绘秋夜站在高山之巅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坐见乾坤入肝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以赤水寻珠客作结,表达了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和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 比喻自然之美的纯净无瑕。
  2.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 描绘秋夜站在高山之巅的景象。
  3.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4.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 表达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郢匠运斤、赤水寻珠。
  • 拟人:草木亦精神。
  • 对仗: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郢匠运斤:技艺高超。
  • 清光:纯净无瑕的美。
  • 九秋:秋天的美景。
  • 云头路:高远的景象。
  • 千峰顶上人:站在高山之巅的人。
  • 乾坤入肝胆:天地间的一切融入心胸。
  • 赤水寻珠客:追求理想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郢匠运斤”比喻什么? A. 技艺高超 B. 勤奋工作 C. 自然之美 D. 人生追求

  2. “坐见乾坤入肝胆”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 D. 对高山之巅的赞叹

  3. 诗中“赤水寻珠客”比喻什么? A. 追求理想的人 B. 寻找珍珠的人 C. 站在高山之巅的人 D. 观赏自然美景的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舒亶《题明月堂》: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舒亶《题明月堂》: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舒亶诗集》
  • 《庄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堇浦移居吴山之麓索诗为赠 冬日上省舟泊龙湾 其一 游池州齐山 渡江至京口作 曹仁宪谨荣寿 其四 □为陈训道立之作 送诸光禄还于越 送实庵先生奉命祭告江淮便省慈闱诗 题姜如农侍郎荷戈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谋的成语 件件 耽沦 月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妇孺皆知 故作高深 过板 冲溶 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飠字旁的字 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水来土掩 支诺皋 含垢藏瑕 土鸡瓦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