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08
殢人娇
苏轼 〔宋代〕
别驾来时,灯火荧煌无数。
向青琐隙中偷覰。
元来便是,共采鸾仙侣。
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
百子流苏,千枝宝炬。
人间有洞房烟雾。
春来何事,故抛人别处。
坐望断,楼中远山归路。
别驾来到时,灯火辉煌如星辰般闪烁。
透过青色的窗隙偷偷窥视。
原来你我早已是,采集那仙鸾的伴侣。
这时才见到,必定要低声告诉你。
百子流苏,千枝宝炬,
人间的洞房烟雾缭绕。
春天来了,何以将我抛弃到别处?
坐在这里望断,楼中远山的归路。
在古代文学中,鸾是一种象征美好的神鸟,常与神仙、仙侣相联系。诗中提到的“洞房烟雾”,则引申出对婚姻幸福的渴望与思考,表明了作者对人间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作品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殢人娇》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怀念。此诗中,苏轼以优美的意象传达出对爱情、友情的思考。
《殢人娇》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珍惜与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营造出热闹而温馨的氛围,这种对比与后面的情感转折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苏轼通过青琐隙,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期盼,反映出对伴侣的思念之情。
在写到“人间有洞房烟雾”时,诗人引入了婚姻的主题,令人联想到爱情的美满与温暖。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似乎在思考春天的到来与自己却被抛弃的无奈,展现出人世间的无常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爱情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别驾”指的是:
A. 官职名称
B. 朋友或亲近的人
C. 旅客
D. 以上全是
“洞房烟雾”意指:
A. 新婚的幸福
B. 离别的愁苦
C. 思念的情感
D. 无常的人生
诗中“青琐隙”暗示了什么?
A. 美好的愿望
B. 离别的哀伤
C. 对爱情的渴望
D. 人生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