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1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
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金丹是无法炼成的,安期在遥远的云海之中。
谁说黄门的妻子,至道其实就在身边。
尸解的法门终究未能传承,化去之后只留下空虚的悔恨。
即使金丹炼成又有什么用,御气的本领本来就不需要依赖它。
苏轼的《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以金丹与黄门妻为引,探讨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首句“金丹不可成”直接表明了对道教炼丹术的怀疑,而“安期渺云海”则描绘出追求长生的渺小与无望,形成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似乎在反驳前面的观点,暗示真正的道理其实就近在咫尺,而非虚幻的追求。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进一步加深了对于道教修炼的透视,尸解的不可得与随之而来的悔恨,体现出苏轼对于修道的失落感与哲理思考。而最后一句“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则是对整个修炼过程的否定,强调了内在修养与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显示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追求长生与内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真正的道理与修养在于日常生活中,而非虚幻的追求。
诗词测试:
“金丹”在诗中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安期”是指?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