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19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老李的威名已经有八十年,墙上挂着的画像依然显得英俊威武。
听说他出任地方官时风采如昔,稍微感受到和平安宁的气息又回来了。
只让诗人歌颂杜甫的诗,不妨让侍女唱《阳关三叠》。
内朝何时能接待武将,我已白发苍苍,羞于归去供奉朝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因政治斗争而屡遭贬谪,写此诗时他寄寓于友人李光地的家中,表达了对李光地的敬仰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李的威名与个人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情怀。诗中开头以“老李威名八十年”引出,表明李光地在朝中威望显赫,接着对其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人老心不老的精神风貌。第二联中,苏轼通过自我感受,表现出对当下和平安宁的珍惜,流露出对久违的风流境界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转向了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与羞愧。结尾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老年无能为力的自责。整首诗在豪迈中带有淡淡的哀愁,反映出苏轼作为一位历史见证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李光地的赞美与个人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个人衰老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老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李光地
C. 李贺
D. 李煜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送别
C. 欢庆
D. 归乡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财富
B. 年华与衰老
C. 权力
D.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