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

时间: 2025-05-07 08:41:46

诗句

郁郁连朝雪,萧萧九日晴。

异乡谁送酒,令节但存名。

目断天无极,风高沙自惊。

莫嫌人迹远,雁迹罢南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46

原文展示:

郁郁连朝雪,萧萧九日晴。
异乡谁送酒,令节但存名。
目断天无极,风高沙自惊。
莫嫌人迹远,雁迹罢南征。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雪花覆盖了早晨,今天却是九月的晴天。
在异乡,谁来为我送酒,时节虽美却只留名声。
目光所及,天边无尽头,狂风高扬,沙尘飞舞让人惊惧。
不要嫌弃人迹稀少,雁群已经结束了南飞的旅程。

注释:

  • 郁郁:形容气氛沉闷或植物茂盛,这里指雪的覆盖。
  • 连朝:连着早晨。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令节:指节令,特指重阳节。
  • 目断:目光所及的地方,似乎没有尽头。
  • 人迹远: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 雁迹:指大雁飞行留下的痕迹。

典故解析: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古时认为重阳节是登高的好时节,象征着长寿。诗中提到的“雁迹”则是指候鸟南飞的情景,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拱乾,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异乡,借此表达对故乡和节日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九日》是方拱乾在重阳节写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郁郁连朝雪”描绘了连日的寒冷和萧瑟,形成了与“九日晴”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异乡的孤寂使得酒的寄托显得尤为珍贵,诗人所提的“谁送酒”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家乡温暖的追忆。

接着,诗人目断无尽的天际,感受到风沙的袭来,体现了自然的威力与生命的渺小。在最后一句中,诗人以“莫嫌人迹远”安慰自己,虽人迹稀少,但内心却依然对故乡的情感充盈。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连日的大雪,气氛凝重。
    • 第二句:对比晴天的到来,诗人却身在异乡,感到孤独。
    • 第三句:目光所及的天际无边无际,风高沙飞,让人感到惊恐。
    • 第四句:劝自己不要在意人迹的稀少,雁阵已经结束了南飞的征途,暗示诗人对归乡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郁郁”与“萧萧”,形成声韵的和谐。
    • 拟人:让自然现象如风沙生动起来,传达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孤独和寒冷,映衬诗人的心境。
  • 晴天: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却也显得更加孤寂。
  • :代表着离别与归来的期盼,象征着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郁郁”是指什么?

    • A. 高兴
    • B. 沉闷或茂盛
    • C. 明亮
  2. “异乡谁送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情的渴望
    • B. 对酒的喜爱
    • C. 对工作的思考
  3. 诗中提到的“雁迹”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快乐
    • C. 战争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体现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方拱乾的《九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前者更侧重思乡情怀,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方拱乾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清明)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 其五 浇花 童丱须知 其八 蓦山溪(次韵贝守柔幽居即事)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 其五 鹿亭 满庭芳(代乡老众宾劝乡大夫) 感皇恩(叔父庆宅并章服代作)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 代人纳婿亲会致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醒 一概而论 赏贤罚暴 包含书的成语 心痒难抓 田字旁的字 露面抛头 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柳眉星眼 而字旁的字 明月之诗 掀天扑地 建之底的字 无得 馬字旁的字 包含烫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难割难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