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09
秋凉闻寇 其二
来鸿去燕各分飞,
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
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
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
雁行时觉少参差。
来鸿和去燕各自飞散,
翠色的云霭在空中浮动,白日也显得微弱。
霜和雪渐渐形成,欺骗了我的草鞋,
风尘却终究无法沾染到我的衣裳。
即使穷愁,也能吟咏江边的枫树,
但高亢的调子,谁来传唱郢州的雪诗呢?
远远地感到惭愧,年华已逝成了老者,
雁群飞行时,时常觉得队列少了些整齐。
作者介绍:
陈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公甫,号懋斋。其诗风格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凉闻寇 其二》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现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时值战乱,诗中隐含对动荡社会的无奈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诗人的孤独感。开头两句以“来鸿去燕”引入,展现了时光流逝,生离死别的感伤。翠霭和白日微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凄凉。
第三、四句中,霜雪的到来象征着寒冷的季节,也暗示着诗人逐渐失去温暖的生活与希望。这里的“欺葛屦”一语,生动地表现了外界环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风尘终不到荷衣”,则传达出对宁静和纯洁的渴望。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提到穷愁中依然能吟咏的江枫,显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然而“高调谁传郢雪诗”,则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似乎无人能共鸣,孤独与渴望成了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绪。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感叹年华已逝,自己已然成为老者,时常在雁群飞行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整齐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刻情感的秋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来鸿去燕”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孤独
C.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江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美丽
B. 诗人的悲伤
C. 生活的烦恼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