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慈感蚌珠》

时间: 2025-04-26 03:43:37

诗句

九渊幽怪舞垂涎,游戏那知我独尊。

应迹不辞从异类,藏身何意恋穷源。

归来自说龙宫化,久住方惊鹫岭存。

此话须逢老摩诘,圆通无碍本无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7

原文展示

慈感蚌珠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九渊幽怪舞垂涎,
游戏那知我独尊。
应迹不辞从异类,
藏身何意恋穷源。
归来自说龙宫化,
久住方惊鹫岭存。
此话须逢老摩诘,
圆通无碍本无门。


白话文翻译

在深邃的水渊中,怪异的舞姿让我垂涎欲滴,
这游玩的场所,怎知我独自的尊贵?
我跟随踪迹,不辞而别,接纳异类,
藏身于何处,何必固恋穷尽的源头?
我归来时自言已化作龙宫之人,
长久居住才惊觉鹫岭的存在。
这一番话要与老摩诘相逢,
圆通无碍,原本是无门可入。


注释

  • 九渊:指深渊或深水,象征神秘的地方。
  • 幽怪:幽深而奇异的事物。
  • 垂涎:形容非常渴望。
  • 独尊:独自高贵,强调自我地位。
  • 应迹:应对迹象,跟随外在的事物。
  • 龙宫:传说中的海神居所,象征神秘和尊贵。
  • 鹫岭:比喻高远的地方,象征超脱和惊醒。

典故解析
“老摩诘”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因其诗歌中常有禅意和自然的结合,这里暗示与他对话或求教。圆通无碍则是指道理通达,没有障碍,强调了心灵的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字茂卿,号退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融汇传统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追求精神境界和个人价值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神秘与尊贵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哲理和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慈感蚌珠》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想象的诗,诗人借助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九渊的幽深与怪异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心灵深处的反映。开篇的“九渊幽怪舞垂涎”,展示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向往与渴求,仿佛在追寻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而“游戏那知我独尊”又揭示了诗人的自我意识,他自认在众多追求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个体与外界的关系,表现出对多样性的包容与理解。“应迹不辞从异类”表明他并不排斥异类的存在,反而愿意去接纳与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归来自说龙宫化”暗示了诗人对身份和归属的追寻,龙宫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和尊贵的存在。然而,经过长久的居住后,才意识到“鹫岭存”,这样的觉醒让人感到震撼,正如人生的各种经历最终都会让人有所领悟。

最后两句则是对前面思考的总结,强调了与“老摩诘”的交流,表明诗人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心灵的自由与圆融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对生命、智慧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渊幽怪舞垂涎:在深渊中,奇异的舞蹈让我感到渴望,表达了对未知的向往。
  • 游戏那知我独尊:游玩的世界中,谁能了解我的独特地位。
  • 应迹不辞从异类:顺应外界的迹象,不拒绝与他者相处,表现出包容的态度。
  • 藏身何意恋穷源:隐藏身形,何必执着于穷尽的源头,表现出对物质和名利的超脱。
  • 归来自说龙宫化:归来时自述已化为龙宫中人,暗示一种理想化的身份。
  • 久住方惊鹫岭存:长久的居住后才意识到高远的地方仍存在,隐喻对更高境界的觉悟。
  • 此话须逢老摩诘:这些话需要与王维这样的智者交流,强调对智慧的追求。
  • 圆通无碍本无门:心灵的自由与通达并没有障碍,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宫”象征理想和尊贵的存在。
  • 拟人: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展现出古典诗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自我的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个体的存在。诗人用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渊:象征深邃、神秘的世界,反映对未知的向往。
  • 龙宫:代表理想与尊贵,象征心灵的归宿。
  • 鹫岭:象征高远与超脱,体现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渊”指的是:
    A. 高山
    B. 深渊
    C. 河流
    D. 草原

  2. “游戏那知我独尊”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物质
    B. 自我价值
    C. 自然
    D. 友谊

  3. “老摩诘”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王维《鹿柴》: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反映出深邃的哲思。

诗词对比

  • 叶梦得的《慈感蚌珠》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内心的哲理,而后者则强调豪情与现实。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叶梦得诗文选》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全面理解《慈感蚌珠》这首诗的深刻意蕴。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水 客中月 友人亭松 感情 长信宫二首 其二 长信宫二首 其一 高楼 长信宫 孤云 南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状的成语 文字旁的字 绘声绘形 神卦 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中心如醉 幺字旁的字 包含断的成语 鷅鹠 劬劳顾复 门谢 简切了当 一鼓 魚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以华治华 夏正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