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00
作者: 秦观 〔宋代〕
原文展示:
长官平昔嗜林丘,僧与开亭待胜游。
修竹回环扶碧瓦,小池方折转清流。
春深鶗鴃催诗句,夜静蟾蜍入酒舟。
只恐政成留不得,县人空此忆韦游。
长官一向喜欢山林,和尚在这里建亭子等着游人来。
修长的竹子环绕着碧绿色的屋顶,小池塘的水流清澈而蜿蜒。
春天深了,黄鹂鸟催促着我写诗;夜静时,蟾蜍跳进酒舟里。
只怕政务成就后留不住人,县里的人只能空怀对韦春游的追忆。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晚号“淮海居士”。其词风雅致,情感细腻,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秦观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政务繁忙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阎求仁虚乐亭》是一首描绘山林美景及人文情感的诗作。秦观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修竹与碧瓦的搭配,仿佛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幽静而清新的环境。诗中提及的“鶗鴃”和“蟾蜍”则使得春天的气息更为浓厚,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创作灵感。
然而,在这幅美景之下,诗人却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无奈。诗的最后一句“只恐政成留不得,县人空此忆韦游”道出了秦观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游乐生活的怀念。通过对比,诗人似乎在反思官场与自然、权力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在愉悦的自然风光背后,隐含着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十分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和谐的音韵和意境。例如“修竹回环”与“小池方折转”构成了美丽的景象,形成了对称和谐的效果。同时,诗中多处使用动词和形容词,使得诗句更具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友人交往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官”指的是哪个角色?
诗中“春深鶗鴃催诗句”中的“鶗鴃”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题阎求仁虚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