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1:26
君不见仲淹居河汾,目营四海心六经。
又不见子幼反田里,拊缶乌乌徒快耳。
续经愤世虽自喜,岂识浊醪函妙理。
皤然短项滑稽徒,却笑两翁非通儒。
可人风味敌冰壶,惟酒是务焉知余。
不学羽衣李集贤,斗酒过量项飞泉。
复怜胡子名空传,缓急由人人肠中乾。
高情陶彼勋华风,放怀那惜倾千钟。
鄙哉成德真小器,一击堕地羞空空。
嗟余磊磈填心胸,安得与尔长相逢。
会当乞尔扁舟去,烟雨空蒙伴钓翁。
你难道没有见过仲淹在河汾生活,心中怀有大志,眼望四海,通晓《六经》吗?
又难道没有见过子幼在田里耕作,敲着鼓声只为图一时的快乐吗?
继续阅读经典虽自得其乐,怎能理解那浑浊的酒中隐藏的深刻道理呢?
皤然的短项,滑稽可笑,竟然嘲笑两位老翁不通儒道。
人情味的高雅,岂能与冰冷的酒壶相提并论,饮酒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去追求的呢?
不学习羽衣的李集贤,喝酒过量,恰如飞泉奔流。
更让我怜惜的是那些空洞的名声,快慢皆由内心的干涸而定。
陶渊明的高情雅趣,岂是那惜别千钟的态度所能比拟的呢?
真心追求德行却却是微不足道,一击落地,反而感到羞愧。
唉,我心中满是磊磈,怎能与君长相依呢?
希望有朝一日能向你乞求一只小舟,烟雨蒙蒙,陪伴我钓鱼的乐趣。
作者介绍:李衡,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之风格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世俗的批判与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化人的内心挣扎。
李衡的这首《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地揭示了诗人与社会的疏离感。诗中以仲淹与子幼为例,表现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一者高尚志向,心系天下;一者则沉浸于平凡的田园生活,追求短暂的欢愉。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此外,诗中多次提到饮酒,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解脱,酒不仅是享受,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最后,诗人以“会当乞尔扁舟去,烟雨空蒙伴钓翁”收尾,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隐含着一种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内心的孤独,渴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仲淹”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拊缶乌乌徒快耳”中的“拊缶”意指什么?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