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35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不竿木,作戏且逢场。
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
搘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
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整天疲惫地上山下山,盘腿坐在床上闲聊。
山岩空旷,眼前的碧空让人目眩,细草散发着幽香。
吊古而生发的秋思,斟酒让月光延续。
随身没有竹竿木柴,随意玩乐且逢场作戏。
天空没有一丝云霭,平川的广阔气息吞噬着我的心扉。
手杖支撑着我走上阁楼的路,轻拂石头,憩息在云根之下。
柳树映照着山前的路,烟雾摇曳着北村的水面。
醉酒归来,微风拂袖,斜月映照在蓬门上。
作者介绍:李衡,宋代诗人,字景和,号淡然,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衡隐逸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李衡的《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篇“尽日困登陟”就给人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诗人似乎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困顿。接下来的“跏趺聊对床”,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状态,似乎在与友人对话,享受此刻的宁静。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将视线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色,描写了“岩空眩层碧”和“草细函幽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气息。接着,诗人又提到“吊古谩秋思”,这句话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最后几句描绘了诗人醉归后的情景,微风拂袖,斜月在门前,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闲适而深邃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尽日困登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
c) 忧伤
“吊古谩秋思”中的“吊古”意指什么?
a) 怀古
b) 祭祀
c) 登高
整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生
c) 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