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乐庵初成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23:05

诗句

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05

原文展示:

乐庵初成二首
投老庵居百事宜,
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
倾耳林间竹画眉。

白话文翻译:

在这老庵中居住,真是舒适自在,
早早入睡,晚晚起床,不再拘泥于时间。
更是长久地睡足了,披衣而坐,
静静倾听林间竹子的声音,像画眉鸟的歌唱。

注释:

  • 投老庵:投身于老旧的庵堂,表示选择隐居生活。
  • 百事宜:在这里生活,百般事务都合适、舒适。
  • 早眠晏起:早早地睡觉,晚些时候起床,代表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 披衣坐:披上衣服坐起来,表示刚睡醒或刚起床的状态。
  • 倾耳:侧耳倾听,表示专注于听。
  • 林间竹画眉:竹子之间传来的声音,像画眉鸟的鸣叫。

典故解析:

  • 隐居生活:在古代中国,隐居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许多文人选择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 竹子与画眉: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画眉鸟则因其美丽的歌声而受到喜爱,常常被视为自然和谐的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衡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乐庵初成二首》是一首表现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在老庵中悠闲自在的生活,传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投老庵居百事宜”,直接指出了隐居的舒适与惬意。接下来的“早眠晏起不论时”,则进一步说明诗人对于时间的淡然态度,生活的自在让他不再计较时间的流逝。

“更长睡足披衣坐”展现了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诗人刚刚醒来,披上衣服,显得十分随意与舒适。而最后一句“倾耳林间竹画眉”,则以生动的自然意象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敏锐感知。林间的竹声仿佛在与他对话,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厚的联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深深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隐居的舒适与合适,强调了诗人对老庵生活的满意。
    • 第二联:诗人早睡晚起,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第三联:强调了长时间的睡眠后,诗人起身披衣的从容。
    • 第四联:通过倾听竹声,展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画眉鸟的声音相提并论,使自然的声音更具生动性。
    • 对仗:在句式结构上,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 画眉鸟:象征美好的音乐和自然之声,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逃避世俗纷扰
    • C. 寻找名声
  2. “倾耳林间竹画眉”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风声
    • B. 雨声
    • C. 竹声与鸟鸣

答案:1-B,2-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隐居与自然的和谐,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优美,与李衡的《乐庵初成》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李衡研究》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 咏雪二首 其一 江城子 病中寄千帆祖棻峨嵋山下 江城子 试灯日,将诸孤郊南谒墓,归舟遇雨 江城子 重阳 江城子 江城子·赠边防战士 其二 江城子 郊游即事 江城子·道人活计日开颜 江城子·秋香岩下著尊罍 江城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包含攘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贪生舍义 门户之见 缘由 合得着 尸字头的字 祸福相生 直认不讳 水路 狗吠不惊 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稼不穑 轩然霞举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