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学者》

时间: 2025-05-02 20:42:50

诗句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50

原文展示

赠学者
作者: 李衡 〔宋代〕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白话文翻译

学习诗歌就像参禅,最初并不在乎词句的表面。
弯着腰巧妙地承接蜩蝉,像是工匠削锯。
请问谁是你的老师,真正的妙处应当自我领悟。
自古以来,像大江南北的洪、徐、韩、吕等人。
山谷以其宗派著称,众多弟子都为其辅佐。
短句和长篇,各有各的奇妙语言。
你我都是名家,难愧于城南的杜甫。
你的诗作也可以让人欣赏,不必羞愧于那些小工匠。
在百尺高竿面前,到了这里才算有所进步。
我的性情对文字空洞,志向却在于学习农耕。
年纪已大甘愿颓废,难道还想再去雕琢技巧。
少读三百篇,心中常感无益。
一念绝去邪思,才能忘却自我。
学习诗歌就像参禅,没有取舍之计。
雪下立在这里,徒然自苦断臂。
如果你想问活法,活法是无处寻觅的。

注释

  • 参禅:指修习禅宗,强调内心的体悟而非外在的言语。
  • :指蝉,寓意应静心领悟。
  • 洪徐暨韩吕:指唐代著名诗人洪亮吉、徐凝、韩愈、吕洞宾等。
  • 山谷:山谷派的代表人物,特指王维、孟浩然等。
  • 立雪:指立在雪中的姿态,表现一种清高、孤傲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少有名声,后逐渐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强调禅意与生活的哲理,风格简练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赠学者》是一首赠诗,表面上是对学者的鼓励与指导,实则传递了诗人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诗中隐含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过往学习经历的反思。

诗歌鉴赏

《赠学者》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衡对学习和创作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学诗如参禅”引入,强调学习诗歌不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是对内心的修炼。作者以“伛偻巧承蜩”和“梓庆工削锯”比喻,展现了细致入微的学习态度和对诗歌的热爱。

在对师承的探讨中,李衡以历史上的诗人作为例子,指出真正的艺术境界在于自我领悟。诗中提到的洪、徐、韩、吕,以及山谷的宗派,都是对传统诗歌的致敬,显示了作者对诗歌传承的重视。

随着诗歌的发展,李衡进一步表达了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他承认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尚浅,虽有学习的愿望,却感到力不从心。在这些自我剖析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最终归结为一种禅悟:学习诗歌的过程就如同修行,真正的领悟在于心灵的解脱,而非外在的求索。诗的结尾以“活法无觅处”收束,强调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诗如参禅:强调学习的过程与禅修相似,需内心领悟。
  2. 伛偻巧承蜩:细致入微地学习,像工匠般专注。
  3. 借问孰师承:询问师承,寻求更深的理解。
  4. 妙处应自悟:真正的领悟要依靠自我思考。
  5. 向来大江西:提及历史伟大的诗人,表敬意。
  6. 山谷擅其宗:提到山谷诗派,展示传统影响。
  7. 短句与长篇:无论形式,皆有独特之美。
  8. 卓尔自名家:自认无愧于名家之名。
  9. 君诗亦可人:对他人作品的赞赏。
  10. 羞作女工蠹:不愿意沦为低劣之作。
  11. 正临百尺竿:比喻追求更高的境界。
  12. 我性文字空:承认自己对文字的空洞。
  13. 志在学农圃:有志于实践与自然接触。
  14. 老矣甘摧颓:年老后甘于放弃。
  15. 肯复事雕组:不愿再去雕琢技巧。
  16. 少读三百篇:自谦自己的阅读量。
  17. 一念绝邪思:心中一念可断邪念。
  18. 得处忘我所:达到自我忘却的境界。
  19. 无舍亦无取:一切随缘,没有执著。
  20. 立雪谩齐要:形象的比喻,表达不必要的苦痛。
  21. 断臂徒自苦:比喻自我压迫无益。
  22. 君欲问活法:他人如寻求生活之道。
  23. 活法无觅处:生活之道无处可寻,需自我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学习诗歌比作参禅,强调内在的修炼。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增加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学习与领悟的主题,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描述,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李衡在反思自身的局限与追求过程中,传达出一种禅悟的哲学,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不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心灵的修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参禅:象征内心的修炼与领悟。
  • :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声音。
  • 百尺竿:象征追求的高远目标。
  • 农圃:象征对自然与实际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学诗如参禅”中的“参禅”意指什么?

    • A. 学习技巧
    • B. 内心领悟
    • C. 外在表达
    • D. 传统文化
  2. 诗中提到的“洪徐暨韩吕”是指哪些人?

    • A. 历史人物
    • B. 现代诗人
    • C. 小说家
    • D. 画家
  3. 李衡在诗中自谦为“我性文字空”,意指什么?

    • A. 对文字的理解不足
    • B. 对诗歌的热爱
    • C. 诗歌的技巧
    • D. 生活的态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李衡:李白的诗多豪放奔放,强调个人情感;而李衡则更注重内心的哲理与静谧的思考。
  • 王维 vs. 李衡:王维的诗中常有山水田园的意象,李衡则更多关注于诗歌创作的过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衡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虔州八境图》八首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喜雨亭记 次前韵寄子由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 东坡八首 戚氏 薄薄酒二首,并引 其一 送渊师归径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砥砺名节 养虎为患 下井投石 晶状体 填街溢巷 单耳刀的字 流连忘反 邑字旁的字 领结尾的成语 枯骼 豆字旁的字 朝乾夕愓 而字旁的字 水备 铁板红泪录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