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50
赠学者
作者: 李衡 〔宋代〕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学习诗歌就像参禅,最初并不在乎词句的表面。
弯着腰巧妙地承接蜩蝉,像是工匠削锯。
请问谁是你的老师,真正的妙处应当自我领悟。
自古以来,像大江南北的洪、徐、韩、吕等人。
山谷以其宗派著称,众多弟子都为其辅佐。
短句和长篇,各有各的奇妙语言。
你我都是名家,难愧于城南的杜甫。
你的诗作也可以让人欣赏,不必羞愧于那些小工匠。
在百尺高竿面前,到了这里才算有所进步。
我的性情对文字空洞,志向却在于学习农耕。
年纪已大甘愿颓废,难道还想再去雕琢技巧。
少读三百篇,心中常感无益。
一念绝去邪思,才能忘却自我。
学习诗歌就像参禅,没有取舍之计。
雪下立在这里,徒然自苦断臂。
如果你想问活法,活法是无处寻觅的。
李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少有名声,后逐渐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强调禅意与生活的哲理,风格简练而富有哲思。
《赠学者》是一首赠诗,表面上是对学者的鼓励与指导,实则传递了诗人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诗中隐含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过往学习经历的反思。
《赠学者》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衡对学习和创作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学诗如参禅”引入,强调学习诗歌不仅是对语言的掌握,更是对内心的修炼。作者以“伛偻巧承蜩”和“梓庆工削锯”比喻,展现了细致入微的学习态度和对诗歌的热爱。
在对师承的探讨中,李衡以历史上的诗人作为例子,指出真正的艺术境界在于自我领悟。诗中提到的洪、徐、韩、吕,以及山谷的宗派,都是对传统诗歌的致敬,显示了作者对诗歌传承的重视。
随着诗歌的发展,李衡进一步表达了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他承认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尚浅,虽有学习的愿望,却感到力不从心。在这些自我剖析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最终归结为一种禅悟:学习诗歌的过程就如同修行,真正的领悟在于心灵的解脱,而非外在的求索。诗的结尾以“活法无觅处”收束,强调一种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余地。
整首诗围绕学习与领悟的主题,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的描述,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李衡在反思自身的局限与追求过程中,传达出一种禅悟的哲学,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不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心灵的修行。
“学诗如参禅”中的“参禅”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洪徐暨韩吕”是指哪些人?
李衡在诗中自谦为“我性文字空”,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