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22:04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春天的游览在茂密的园林中结束,我带着琴向东而行。远处传来潮水的声音,山色掩映在半城之中。船帆载着桃花的细雨,衣裳在柳叶的春风中翻飞。远方的岛屿听闻了明君的善治,因此与之通商的船只络绎不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著名诗人,字季升,号浩然,浙江人。他是“明诗四大家”之一,作品以清丽见称,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启送别友人石明府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前往昆山的祝福和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反映了明代文人之间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送石明府之昆山》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展现了高启细腻的观察力与情感深度。诗的开头通过“茂苑行春罢”引入春天的主题,展现出春游的结束,带着琴音向东而行的情景,渗透着一丝惆怅。接着“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将背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潮声与山色交融,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则是诗中最具韵味的描写,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春风拂面的惬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则不仅点题,更引申出对国家治理的关切,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人的深情,体现了高启作为文人对社会与自然的独到理解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送别友人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切,体现了文人对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携琴”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文人气质
B. 代表财富
C. 代表政治
“潮声数里外”中“数里外”指的是?
A. 海洋的声音
B. 山上的声音
C. 远处的潮水声
“岛夷闻善政”为了什么?
A. 贸易繁荣
B. 战争胜利
C. 和平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象上都有春天和友人的主题,但高启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在气势上更为磅礴,展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