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黄河》

时间: 2025-07-28 19:07:44

诗句

派出昆崙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9:07:44

原文展示:

王安石的《黄河》

派出昆崙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奔流不息的壮丽景象:
它从昆仑山派出五色的水流,一条浑浊的黄河贯穿中原地区。
河水飞沙走石,波涛汹涌,延绵几千里,
即使在房屋和街道的两侧,也无处可寻宁静之地。

注释:

  • 昆崙: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源头。
  • 五色流:形容水流带有多种颜色,可能指河水的色彩变化。
  • 黄浊:指混浊的黄河水,表现出黄河泥沙多的特点。
  • 屋闾:指房屋和街道。
  • 几千里:形容黄河的漫长流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新法”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黄河》创作于王安石任宰相期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与激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们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黄河》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河的壮阔与奔腾,反映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生困苦的深切关心。诗中用“昆崙五色流”引入黄河的源头,表现了河流的神秘与优美;而“黄浊贯中州”则揭示了黄河流域的泥沙泛滥,以及其带来的困扰。接下来的“吹沙走浪几千里”,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表现了它的力量与威严。最后一句“转侧屋闾无处求”则直接指向了人们在黄河洪水面前的无助与绝望,传达出一种对民众苦痛的同情。

全诗不仅在意象上构建了黄河的雄伟形象,也在情感上渗透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派出昆崙五色流:描绘了黄河的源头,展示出它的壮丽与神秘。
  2. 一支黄浊贯中州:强调黄河的流向与其带来的泥沙,暗示着自然的力量。
  3. 吹沙走浪几千里:表现黄河的奔腾不息,气势磅礴。
  4. 转侧屋闾无处求:反映出水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昆崙与黄河的关系比作源与流。
  • 拟人:形象化黄河的奔腾,赋予它动态的特征。
  • 对仗:如“派出昆崙”和“一支黄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与自然灾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民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 昆崙:代表着源头与神秘,暗示着自然的伟大。
  • 沙浪: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变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河》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王安石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昆崙”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山川
    • C. 源头
  3. “转侧屋闾无处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痛苦
    • C. 自豪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黄河》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力量与无奈,后者则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动荡。两首诗都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杨辩青州司理 送石昌言学士 史尉还乌程 三月十四日汝州梦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古壁苔 依韵和石昌言学士求鼠须笔之什鼠须鼠尾者前 依韵和希深立春後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 吴正仲同诸宾泛舟归池上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悠奕 倾悦 有年纪 玩法徇私 不得已而为之 金字旁的字 胆战心摇 肉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终身之恶 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明科 故步自封 靡靡之声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