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7-30 07:33:50

诗句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

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

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33:50

原文展示: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十二 邵雍 〔宋代〕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 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 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 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白话文翻译:

年老时遇到春天,春天也承受不住,因为衰老已经侵袭。 一个人老了,有什么值得可惜的,满眼看到的春天又该去哪里寻找呢? 太阳落山时风更加急促,落花随水流去的地方水依然深。 流莺不明白芳菲已经消歇,仍然在枝头传递着美好的声音。

注释:

  • 不任:承受不住。
  • 缘被:因为被。
  • 恶足惜: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 芳菲歇:芳菲消歇,指花儿凋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这首诗是邵雍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衰老和春天消逝的感慨。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年老逢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和春天消逝的深切感慨。诗中,“年老逢春春不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也暗示了春天的脆弱。“一身老去恶足惜”,诗人认为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值得过多悲伤,但“满眼春归何处寻”却透露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老逢春春不任”:诗人感叹自己年老时遇到春天,但春天也承受不住衰老的侵袭。
  2. “不任缘被老来侵”:解释了为什么春天承受不住,因为衰老已经侵袭。
  3. “一身老去恶足惜”:诗人认为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值得过多悲伤。
  4. “满眼春归何处寻”: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无处寻找的无奈。
  5. “红日坠时风更急”:描绘了太阳落山时风更加急促的景象。
  6. “落花流处水仍深”:落花随水流去的地方水依然深,暗示了生命的流逝。
  7. “流莺不悟芳菲歇”:流莺不明白花儿已经凋谢,仍然在枝头传递着美好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红日坠时风更急”,比喻太阳落山时风更加急促。
  • 拟人:“流莺不悟芳菲歇”,拟人化流莺,让它不明白花儿已经凋谢。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衰老和春天消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日:象征着太阳,也象征着生命的光辉。
  • 落花:象征着花儿的凋谢,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流莺:象征着春天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老逢春春不任”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很强大 B. 春天承受不住衰老的侵袭 C. 春天很美丽 答案:B

  2. “满眼春归何处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怀念和无处寻找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厌恶 答案:B

  3. “流莺不悟芳菲歇”中的“芳菲歇”指的是什么? A. 花儿盛开 B. 花儿凋谢 C. 花儿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国家的深切关怀。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春天山涧中鸟鸣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十二》: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关注国家和社会,而邵雍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生命衰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游秦宫 文祝延二阕 湘中怨 梦游秦宫(一作题宫门) 梦别秦穆公 梦挽秦弄玉 送庞子肃 题侯仙亭 春词酬元微之(一作施肩吾诗) 曲江亭望慈恩杏花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严振 陶易 示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缊奥 悬旌万里 演造 角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贯颐奋戟 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看风使帆 国之干城 玄开头的成语 乐善不倦 翻来复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