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征歌六首》

时间: 2025-05-01 07:48:54

诗句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

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8:54

原文展示: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皇帝有道义,征服了羌胡。南粤却不知天高地厚,独占一方。远征万里,出师问罪,并非因为大海中的明珠富有。

注释:

  • 汉皇:指汉朝的皇帝,这里可能指汉武帝。
  • 有道:有德行,有道义。
  • 伏羌胡:征服了羌胡,羌胡是古代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
  • 南粤:指南方的越族,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
  • 擅一隅:独占一方,指南越自立为王。
  • 万里出师:指出征的军队远行万里。
  • 问罪:指讨伐,追究罪责。
  • 不因大海富明珠:不是因为大海中的明珠富有而发动战争。

典故解析:

  • 汉皇有道伏羌胡:汉武帝时期,通过多次战争征服了西北的羌胡,显示了汉朝的强大和皇帝的英明。
  • 南粤何知擅一隅:南越国在汉朝时期曾自立为王,不臣服于汉朝,这里批评南越不知天高地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常州人。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位有才能的军事将领。他的诗歌多表现忠诚报国之情,风格豪放,富有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对边疆民族的政策和态度,以及对南越自立为王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汉朝的强大和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边疆稳定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朝的强大和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边疆稳定的重视。诗中“汉皇有道伏羌胡”一句,展现了汉朝的威武和皇帝的英明,而“南粤何知擅一隅”则批评了南越的自大和不识时务。最后两句“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强调了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皇有道伏羌胡”:通过“有道”和“伏羌胡”两个词,展现了汉朝的强大和皇帝的英明。
  • “南粤何知擅一隅”:用“何知”和“擅一隅”批评了南越的自大和不识时务。
  • “万里出师将问罪”:“万里出师”形容出征的遥远和艰辛,“将问罪”表明了出征的目的。
  • “不因大海富明珠”:强调了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汉朝和南越的对比,突出了汉朝的强大和南越的自大。
  • 排比:“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形成了排比,增强了语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批评了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统一大业的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皇:象征着强大和英明。
  • 羌胡:象征着边疆的稳定。
  • 南粤:象征着自大和不识时务。
  • 大海富明珠:象征着财富和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汉皇”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朝 B. 汉朝 C. 明朝 答案:B

  2. 诗中“南粤何知擅一隅”批评了南越的什么行为? A. 自大 B. 贫穷 C. 无知 答案:A

  3. 诗中“不因大海富明珠”强调了出征的目的是什么? A. 财富 B. 统一 C. 稳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同样表达了边疆稳定和爱国情怀。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描绘了边疆的艰辛和将士的忠诚。

诗词对比:

  • 《南征歌六首》与《出塞》(王昌龄):都表达了边疆稳定和爱国情怀,但《南征歌六首》更侧重于对南越自大的批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
  • 《唐顺之诗集》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和邵清溪咏梅见寿) 念奴娇(再用韵伤春) 醉蓬莱(寿友人母) 最高楼(寿南山弟七旬) 玉漏迟(和) 玉漏迟(自寿) 大江东去(自寿) 格子烟墩 伊犁谪居十有三年闻有放归之命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尽其才 万绿丛中一点红 疋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静观默察 言语漏泄 宝盖头的字 甘字旁的字 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鸣锣喝道 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呼群结党 较竞 来日大难 清伦 平关中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