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8:54
原文展示: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皇帝有道义,征服了羌胡。南粤却不知天高地厚,独占一方。远征万里,出师问罪,并非因为大海中的明珠富有。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常州人。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位有才能的军事将领。他的诗歌多表现忠诚报国之情,风格豪放,富有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对边疆民族的政策和态度,以及对南越自立为王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汉朝的强大和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边疆稳定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朝的强大和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边疆稳定的重视。诗中“汉皇有道伏羌胡”一句,展现了汉朝的威武和皇帝的英明,而“南粤何知擅一隅”则批评了南越的自大和不识时务。最后两句“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强调了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稳定,批评了南越的自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统一大业的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汉皇”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朝 B. 汉朝 C. 明朝 答案:B
诗中“南粤何知擅一隅”批评了南越的什么行为? A. 自大 B. 贫穷 C. 无知 答案:A
诗中“不因大海富明珠”强调了出征的目的是什么? A. 财富 B. 统一 C. 稳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