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时间: 2025-05-01 07:48:54

诗句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

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8:54

原文展示: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唐顺之 〔明代〕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 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白话文翻译:

用千金买来勇士,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间房屋的价值,竟然超过了十万大军。 狡猾的敌人想要逃跑,他们的头颅可以被悬赏购买, 但那些有名的王公贵族还未开始狩猎,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金买士:指用重金招募勇士。
  • 一间:指一间房屋。
  • 黠虏:狡猾的敌人。
  • 名王:有名望的王公贵族。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反映了当时边塞的军事和情报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和社会功能。在军事上,他曾参与抗击倭寇,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赠给翁东厓的,翁东厓是当时的侍郎总制,负责边防事务。诗中反映了边塞的军事情况和情报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安全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情报在军事中的重要性。首句“千金买士却何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用重金招募勇士的目的何在。接着,“一间过于十万师”用夸张的手法,表明情报的价值远超过实际的军事力量。后两句“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则具体说明了情报的实际作用,即能够预知敌人的动向,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安全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即军事中的情报价值。
  • 第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情报的重要性。
  • 第三句具体说明情报的实际作用,即能够预知敌人的动向。
  • 第四句进一步强调情报的先知性,即在敌人行动之前就能知晓。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千金买士”与“一间过于十万师”的对比,突出情报的价值。
  • 夸张:“一间过于十万师”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强调情报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情报在军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安全的关切和对情报价值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金买士:象征着重金招募勇士。
  • 一间:象征着情报的价值。
  • 黠虏:象征着狡猾的敌人。
  • 名王:象征着有名望的王公贵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金买士”指的是什么? A. 用重金招募勇士 B. 购买贵重的物品 C. 招募间谍 D. 购买情报

  2. 诗中“一间过于十万师”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一间房屋的价值超过十万大军 B. 情报的价值超过实际的军事力量 C. 十万大军的价值不如一间房屋 D. 军事力量不如情报重要

  3. 诗中“黠虏欲逃头可购”说明了什么? A. 敌人逃跑时可以购买他们的头颅 B. 情报能够预知敌人的动向 C. 敌人逃跑时可以悬赏购买他们的头颅 D. 敌人逃跑时可以购买他们的情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这首诗也反映了边塞的军事情况,可以与唐顺之的诗进行对比。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唐顺之:两首诗都反映了边塞的军事情况,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现了战士的豪情壮志,而唐顺之的诗则更侧重于情报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史》:可以了解唐顺之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 《唐顺之诗集》:可以阅读更多唐顺之的诗作,深入了解其文学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日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秋兴 送胡大 万岁楼 朝来曲 九日登高 旅望 / 出塞行 太湖秋夕 青楼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字旁的字 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厨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稚的成语 有两下子 恊愌 羽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墙外汉 真澹 防蔽耳目 臼中无釜 阳艳 捬心 袭害 光开头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力士捉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