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征歌六首》

时间: 2025-05-01 07:48:54

诗句

诏锡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总从行。

将军旧佩平蛮印,校尉新开横海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8:54

原文展示:

诏锡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总从行。将军旧佩平蛮印,校尉新开横海营。

白话文翻译:

皇帝赐予红色的弓箭,从禁城出发,六郡的良家子弟都随军出征。将军曾经佩戴过平定蛮族的印章,校尉则新建立了横海营。

注释:

  • 诏锡彤弓:皇帝赐予红色的弓箭,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军队的荣耀。
  • 禁城:指皇宫。
  • 良家六郡:指来自六个郡县的良家子弟,即优秀的士兵。
  • 总从行:全部随军出征。
  • 平蛮印:指将军曾经平定蛮族的印章,象征着将军的战功。
  • 横海营:新建立的军事单位,可能指海军或沿海防御部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他不仅是文坛巨匠,也是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他的诗文以豪放洒脱、气势磅礴著称,尤其擅长写军事题材的诗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反映了当时朝廷对边疆安全的重视以及将军和校尉的军事才能。诗中提到的“平蛮印”和“横海营”暗示了明朝对外扩张和海上防御的战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赐弓、良家子弟从军的场景,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威武和士气。诗中“诏锡彤弓”一句,既显示了皇权的威严,也象征着军队的荣耀和使命。“良家六郡总从行”则强调了士兵的优秀和忠诚。后两句通过对将军和校尉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同时也反映了明朝对外扩张和海上防御的战略意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满了豪迈和壮志,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诏锡彤弓出禁城”:这句诗描绘了皇帝赐予红色弓箭的庄严场景,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军队的荣耀。
  • “良家六郡总从行”:这句诗强调了士兵的优秀和忠诚,六郡的良家子弟全部随军出征,显示了军队的庞大和士气的高昂。
  • “将军旧佩平蛮印”:这句诗通过对将军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平蛮印象征着他的历史功绩。
  • “校尉新开横海营”:这句诗描述了校尉新建立的军事单位,可能指海军或沿海防御部队,显示了明朝对外扩张和海上防御的战略意图。

修辞手法:

  • 象征:“诏锡彤弓”象征皇权的威严和军队的荣耀。
  • 对仗:诗中“将军旧佩平蛮印,校尉新开横海营”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展现明朝军队的威武和士气,以及将军和校尉的军事才能,反映了当时朝廷对边疆安全的重视和对外扩张的战略意图。

意象分析:

  • 诏锡彤弓:象征皇权的威严和军队的荣耀。
  • 良家六郡:象征优秀的士兵和忠诚的军队。
  • 平蛮印:象征将军的战功和军事才能。
  • 横海营:象征明朝的海上防御和对外扩张的战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诏锡彤弓”象征什么? A. 皇权的威严 B. 军队的荣耀 C. 两者都是
  2. “良家六郡总从行”中的“六郡”指的是什么? A. 六个郡县的良家子弟 B. 六个军事单位 C. 六个边疆地区
  3. “将军旧佩平蛮印”中的“平蛮印”象征什么? A. 将军的战功 B. 将军的军事才能 C. 将军的权威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这首诗也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景,展现了士兵的豪情和壮志。
  • 《塞下曲》(卢纶):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战斗场景,展现了士兵的英勇和忠诚。

诗词对比:

  • 《南征歌六首》与《出塞》(王昌龄):两者都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场景,但《南征歌六首》更注重展现将军和校尉的军事才能,而《出塞》则更注重展现士兵的豪情和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史》: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和军事战略。
  • 《唐顺之诗集》:深入了解唐顺之的诗歌创作和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王孙·心中无事气神和 越州歌二十首 送皇甫秀才下荆州 忆王孙 隆州 大元皇后游蓬莱岛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九 黄金台和吴实堂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撞头磕脑 氏字旁的字 萧然物外 两点水的字 庄生梦蝶 威风扫地 聿字旁的字 弟昆 茫茫荡荡 娉婷 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短波 利朗 蒲鞭之罚 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