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2:03
原文展示: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 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白话文翻译:
梯子悬挂在半空中,哨台显得格外高耸,胡人和汉人相邻而居,只隔着一条壕沟。 连续几天,敌军那边没有任何动静,吉囊向东行进,去与黄毛人作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东厓,江苏武进人。他不仅是文坛巨匠,也是一位有才干的军事将领。他的诗作多反映边塞生活和军事斗争,风格雄浑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在边塞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军事行动。诗中通过描绘哨台的高耸和胡汉之间的隔阂,表达了边疆的戒备状态和对敌情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氛围。首句“梯悬半绠哨台高”,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哨台的高耸,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次句“胡汉邻家隔一壕”,则通过对比胡汉之间的隔阂,反映了边疆的复杂民族关系。后两句“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则转折突出了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紧迫性,展现了边塞将领的果断和勇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塞的戒备和军事行动。通过描绘哨台的高耸和胡汉之间的隔阂,以及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紧迫性,展现了边塞将领的果断和勇敢,反映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梯悬半绠哨台高”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边疆的戒备状态 B. 边疆的和平景象 C. 边疆的自然风光 答案:A
诗中“胡汉邻家隔一壕”反映了什么? A. 边疆的复杂民族关系 B. 边疆的和平共处 C. 边疆的自然风光 答案:A
诗中“吉囊东去战黄毛”描绘的是什么? A. 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紧迫性 B. 边疆的和平景象 C. 边疆的自然风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