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9: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9:13:41
白话文翻译:
许昌的士人张孝基,娶了同里一个富人的女儿。这个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不孝,被逐出家门。富人临终前,病重而死,将家财全部交给了孝基。孝基依照礼节处理完后事。过了一段时间,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孝基见到他,心中怜悯,问道:“你能浇园吗?”他回答说:“如果能浇园以求温饱,那真是太幸运了!”于是孝基让他去浇园。这个儿子渐渐自力更生,孝基觉得奇怪,接着又问:“你能管理库房吗?”他回答说:“能够浇园,已经是意外之幸,何况管理库房呢?”于是孝基让他管理库房。之后,这个儿子变得相当驯谨,没有其他过失。孝基慢慢观察,发现他能够自我改进,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了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借助张孝基的仁爱之举,展现了对人性善良与自我修复能力的信任,体现了儒家中对孝道与仁爱的重视。
作者介绍: 方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绘人情世态,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与道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伦理道德讨论的时期,反映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性的深切思考。
张孝基的故事通过诗歌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修身齐家的理念。诗中描述了一个士人对待富人儿子的态度,既表现了对先前不孝行为的宽容,也展现了对他自我改进的鼓励。通过让富人的儿子从事浇园、管理库房的劳动,张孝基不仅给予了他生存的机会,也帮助他重建自信与自尊。这样的行为体现了古人强调的道德责任感与人性光辉。
整首诗以简洁的叙述风格,深入浅出地传达了道德教化的思想,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张孝基的仁爱行为与对富人儿子的信任,反映了人性本善的理念,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使在逆境中,只要给与机会,人也能够自我成长与改变。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仁爱和宽容的力量,强调了对他人给予机会的重要性,以及人性自我改进的可能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孝基的职业是什么?
富人儿子被逐出家门的原因是什么?
张孝基最终将什么归还给富人儿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