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9:57
滦河河北开平府,
云是前朝故上都。
万瓦当年供避暑,
孤城此日事防胡。
龙冈夜照乌桓月,
凤辇时巡敕勒处。
何区登临最愁寂,
李陵台上望平芜。
在滦河的北岸是开平府,
据说这里是前朝的旧都。
当年那万瓦的屋顶用来避暑,
而今这孤城则是防御胡人的所在。
龙冈的月光照耀着乌桓的夜,
凤辇时常巡游到敕勒的地方。
何处登高远望最感孤寂,
在李陵台上俯瞰平坦的原野。
陈循,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词作品被后人所知。他的诗风多表现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情怀。
《开平》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可能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借古抒怀,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
《开平》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起初,诗人通过对开平府的描写,勾勒出这片土地曾经的繁华与历史的沧桑。开平府作为一座孤城,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实的象征。诗中的“万瓦”不仅指代建筑的数量,更隐喻着昔日的繁荣,而“孤城”则反映了当今所面临的困境,饱含着诗人对家国安危的忧虑。
月照乌桓,凤辇巡游,这些意象展现了古代王朝的气象与风华,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昔日的辉煌已渐行渐远。诗人用“何区登临最愁寂”来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孤独感。李陵台的设定更是增添了离愁别绪,寓意着怀古之情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使得《开平》在古诗词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全诗通过对开平府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时代变迁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开平》一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循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孤城”主要指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防御外敌的城池
C. 个人的孤独
“龙冈夜照乌桓月”中的“乌桓”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北方游牧部落
C. 满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