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6
贼来属初夏,逃去穷幽荒。
山深松萝密,野旷草木长。
蟒蛇大如树,见我不忍伤。
贼固不如蟒,害人无善良。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盗贼来袭,我逃到荒僻的地方。山里松树和藤萝茂密,野外开阔,草木生长旺盛。遇见的大蟒蛇大得像树一样,见到我却不忍心伤害。而盗贼的危害远不如蟒蛇,对于人的伤害没有任何善良之处。
作者介绍:左纬,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为主,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盗贼横行的初夏,诗人因逃避贼寇而进入深山,表达了他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写与人性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开篇即设定了紧张的氛围,盗贼的来袭使得作者不得不逃离,表现出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无奈。接着,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形成与外界动荡的鲜明对比。
诗中的“蟒蛇”意象尤为突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存在,更是对比于贼的善恶之象征。蟒蛇虽然庞大、危险,但在见到诗人时却选择了不伤害,这一细节揭示了自然的某种本能与人性中复杂的情感。相比之下,贼的存在不仅带来直接的威胁,其内在的恶性更是无可救药。
整首诗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性恶的揭示与对自然善的反思,强调了在动荡的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是复杂而微妙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贼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人性的善良
B. 人性的恶
C. 自然的力量
D. 社会的安宁
蟒蛇见到诗人时的反应是什么?
A. 攻击
B. 不伤害
C. 潜伏
D. 逃跑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社会的失望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