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0:05
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
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
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
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在竹林的隐蔽处,名士们聚集在一起,打开了珍藏的琴匣,奏响美妙的琴音。琴声在风中飘荡,月光下有人缓步而来。淮海之滨常有居所,梁岷山上曾有台榭。若子期能在此聆听,那山水间的回响也会增添几分哀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约772年-849年),字德裕,号清溪,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交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琴》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古琴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怀念,结合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知音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
李峤的《琴》以音乐为引子,借助竹林与月光描绘出一种清幽、雅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细腻。诗中提到的“鸣琴宝匣开”,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珍贵,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随后的“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则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是时间在此刻静止,音乐在风中飘荡,月下的友人缓步而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
接下来的“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故地的怀念与对友人聚会的渴望。最后一句“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知音的思念与对音乐的感悟。子期的存在使得琴声更加动人,而山水的回响则为这种情感增添了几分哀伤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琴声、友人、自然等,表达了对音乐与知音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鸣琴宝匣开”中“鸣琴”的意思是什么?
a) 弹奏乐器
b) 听音乐
c) 观看乐器
诗中提到的“子期”代表什么?
a) 知音
b) 朋友
c) 名士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艺术与友谊
c)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