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太和山》

时间: 2025-05-02 06:00:54

诗句

芳草甜迂路,危岩倚太虚。

石龙喷紫雾,林鸟话山居。

台满求仙月,碑馀宝篆书。

会当挹妙指,跨鹤曳玄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0:54

原文展示:

芳草甜迂路,危岩倚太虚。
石龙喷紫雾,林鸟话山居。
台满求仙月,碑馀宝篆书。
会当挹妙指,跨鹤曳玄裾。

白话文翻译:

芳香的草丛环绕着幽静的小路,险峻的岩石依偎在广袤的天空下。
石头上如龙的形状喷吐着紫色的雾气,林中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着山中的生活。
台阶上满是寻求仙人仙月的痕迹,碑石上留下了宝贵的篆书。
我定会在此品味那精妙的指引,乘鹤飘然,轻拂着我的玄袍。

注释:

  • 芳草:指香气扑鼻的草木,象征着春天和生命。
  • 甜迂路:甜美而曲折的小路,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和静谧。
  • 危岩:险峻的岩石,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险峻。
  • 石龙:指石头上形似龙的奇特形态,充满了神秘感。
  • 紫雾:紫色的雾气,给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
  • 求仙月: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人,表达了人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宝篆书:古代的篆书,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珍贵。
  • 妙指:智慧的指引,暗示着人生的哲理。
  • 跨鹤:骑着仙鹤,象征着长生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松,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合道教思想,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题太和山》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太和山作为游览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太和山的自然美和神秘感。开头两句“芳草甜迂路,危岩倚太虚”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而恬静的山水画。诗人通过“芳草”和“危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石龙喷紫雾,林鸟话山居”则通过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观充满了生机与灵动,仿佛石龙在吐纳着云雾,鸟儿在细语低吟。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音乐感,给人以流畅而优美的阅读体验。

最后两句“会当挹妙指,跨鹤曳玄裾”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道教文化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中找到人生的智慧与指引,甚至希望能够乘鹤而去,超脱于尘世。这种超然的思想与自然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具有深邃的哲理和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草甜迂路:描绘出一条芳香甜美的小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危岩倚太虚:险峻的岩石仿佛在依靠着无限的天空,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 石龙喷紫雾:石头形似龙的形状,喷吐出紫色的雾气,充满了神秘感。
  • 林鸟话山居:树林中的鸟儿在欢快地交流,描绘出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 台满求仙月:山台上满是寻求仙人和月亮的痕迹,体现了人类对超脱的向往。
  • 碑馀宝篆书:碑石上留下的珍贵篆书,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会当挹妙指:我定能品味那智慧的指引,暗示人生的哲理。
  • 跨鹤曳玄裾:骑着仙鹤,轻拂着我的玄袍,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龙”,将石头比作龙,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如“林鸟话山居”,赋予鸟儿以人的特性,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道教文化的崇敬。通过描写太和山的美丽景色,反映了人们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着生命与春天的气息,传递出自然的美好。
  • 危岩:代表自然的雄伟与险峻,暗示人生的挑战。
  • 石龙:神秘的象征,代表着自然的灵动。
  • 紫雾:象征着神秘和梦幻,给人以幻想。
  • 求仙月: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思想。
  • 宝篆书:象征文化的传承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草甜迂路”中的“甜”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甜美的味道
    • B. 诗人的心情
    • C. 小路的香气
    • D. 草的颜色
  2. “石龙喷紫雾”中“紫雾”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神秘与梦幻
    • B. 安静与平和
    • C. 生机与活力
    • D. 传统与历史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 A. 现实生活
    • B. 长生不老
    • C. 自由与超脱
    • D. 财富与权力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豪放与激情,风格较为奔放,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松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的结合》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太和山》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登汪师展江楼 满江红·丁酉夏,穫麦村中,感情即事,得词八首,不避俚俗,漫抒真率云尔 其三 满江红 其四 敬次岳忠武黄鹤楼词韵 满江红 寒夜感怀和谔斋舅氏韵 满江红 钟山谒明太祖陵 满江红 寿太守子三月廿六 满江红十六首 其十五 满江红 至锡山赠吴伯成明府,再用荔裳、顾庵诸先生原韵 满江红 送梁汾弟北上,适中庭杏花盛开 满江红 东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埋殡 鬻声钓世 废教弃制 管弦繁奏 辰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庆士 包含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纬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鼓字旁的字 以铢称镒 其命维新 慢迹 首尾不顾 龙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