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7:56
原文展示:
大乘寺 曾巩 〔宋代〕
行春门外是东山,篮举宁辞数往还。 溪上鹿随人去无,洞中花照水长闲。 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 自笑粗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
白话文翻译:
走出春日的城门,眼前便是东山,我提着篮子,不厌其烦地往返其间。 溪边,鹿儿随着人们的离去而消失,洞中的花朵静静地映照在水面上,悠闲自得。 楼台高耸,仿佛超脱了尘世的纷扰,钟磬的声音在缥缈的空间中回荡。 我自嘲为粗官,趁着闲暇之日,暂时带着妻子,一同享受这份轻松愉悦。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欧阳修并称“欧曾”。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东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闲暇游览山水,抒发个人情感。曾巩在游览东山时,被自然美景所吸引,遂作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东山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出行春门便是东山,提篮往返不厌其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心境。颔联以溪上鹿去、洞中花闲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宁静与悠闲。颈联通过楼台高耸、钟磬缥缈的描绘,将自然美景与超脱尘世的意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尾联自嘲为粗官,偷得闲暇,携妻子同游,享受轻松愉悦,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简单幸福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巩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行春门外是东山,篮举宁辞数往还。
溪上鹿随人去无,洞中花照水长闲。
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缈间。
自笑粗官偷暇日,暂携妻子一开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东山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溪上鹿、洞中花、楼台、钟磬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悠闲,以及超脱尘世的意境。尾联通过自嘲和携妻子同游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简单幸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行春门”是指什么? A. 古代城门名 B. 古代山名 C. 古代河名 D. 古代寺名
诗中的“篮举宁辞数往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提着篮子,不厌其烦地往返 B. 诗人提着篮子,厌烦地往返 C. 诗人提着篮子,偶尔往返 D. 诗人提着篮子,从不往返
诗中的“洞中花照水长闲”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洞中的花朵静静地映照在水面上,显得悠闲 B. 洞中的花朵快速地映照在水面上,显得忙碌 C. 洞中的花朵消失在水面上,显得悲伤 D. 洞中的花朵飘浮在水面上,显得轻盈
诗中的“自笑粗官偷暇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嘲 B. 自豪 C. 自怜 D. 自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