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50
原文展示:
过介甫 曾巩 〔宋代〕
日暮驱马去,停镳叩君门。 颇谙肺腑尽,不闻可否言。 淡尔非外乐,恬然忘世喧。 况值秋节应,清风荡歊烦。 徘徊望星汉,更复坐前轩。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驱马离去,停下马敲打你的门。 非常了解你的内心,却听不到你的肯定或否定的言语。 淡泊并非外在的快乐,安然地忘记了世间的喧嚣。 更何况正值秋天的季节,清风吹散了烦躁。 徘徊中望着星空,再次坐回前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曾巩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访问王安石(介甫)时所作。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巩与王安石有深厚的友谊。诗中表达了曾巩对王安石的了解和对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曾巩对王安石的深厚了解和对其生活态度的赞赏。诗中“颇谙肺腑尽,不闻可否言”一句,既表达了曾巩对王安石内心的深刻理解,又暗示了王安石的沉默寡言和深沉内敛。后文通过“淡尔非外乐,恬然忘世喧”进一步强调了王安石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秋风、星汉等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淡远的秋夜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理解。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和淡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颇谙肺腑尽”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非常了解你的内心 B. 听不到你的肯定或否定的言语 C. 淡泊并非外在的快乐 D. 安然地忘记了世间的喧嚣
诗中“淡尔非外乐”一句中的“淡尔”比喻什么? A. 淡泊的生活态度 B. 淡泊的名利 C. 淡泊的快乐 D. 淡泊的言语
诗中“清风荡歊烦”一句中的“清风”被赋予了什么能力? A. 吹散烦躁 B. 带来宁静 C. 带来清新 D. 带来收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