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0:58
湓江散吏来万里,借屋僧房冷如水。
支颐一束傥会心,容膝数椽真傲世。
大而无用涧底松,过者不顾道傍李。
卖刀买犊愧老农,汲水埋盆作儿戏。
画墁求饱人共嗤,怀璧虽珍吾不以。
宰公政明一善收,丞公声同从瑕弃。
着酒时浇磊块胸,传歌为洗淫哇耳。
坐中冰雪回冬臞,句里云烟发春媚。
我惭匪报正羞缩,君肯包荒过称谓。
葛藤更与话短长,菽麦安能辨非是。
但闻古来说庞公,搬柴运水不谈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远道而来的散吏在湓江,借住在僧房里,感受着冰冷的水气。诗人支着下巴,似乎与友人会心一笑,尽管身处简陋的环境,却显得傲然不屑。诗中提到涧底的大松树无用,路边的李树无人问津。诗人对老农卖刀和买小牛的事情感到惭愧,取水和埋盆看似儿戏。尽管求得饱腹的画墁引人嘲笑,诗人却不以怀宝为荣。宰相公正明理,一些丞相的名声却因瑕疵而被抛弃。饮酒时倾诉心中块垒,传唱的歌声洗净了耳朵的污浊。坐在一起的人如同冰雪,句子中飘散着春天的烟雾。诗人因未能报答正义而羞愧,朋友是否愿意包容我这荒唐的名号。葛藤间短话长谈,豆麦又怎能分辨是非。只听古人提到庞公,他只是搬柴和运水,而不空谈理想。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作品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弥逊的游历生涯,目睹社会百态,感慨人情冷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立见解。
此诗以湓江为起点,描绘了一幅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散吏的冷清居所,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冷酷。开篇的“湓江散吏来万里”引入了远道而来的官员,暗示着官场的污浊与无奈。接着,诗人用“借屋僧房冷如水”展现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突显了散吏的无奈与失落。随后多处提到“无用”的意象,似乎在批判那些表面光鲜而内里空洞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诗中多次提及与人交往的细节,如“着酒时浇磊块胸”,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整首诗在描绘生活琐事的同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鼓励人们在浮华之下寻找真实的自我。最终,诗人以古人的例子作为总结,强调行动的意义,呼唤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强调了务实与真实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关注生活的本质与内在价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散吏”指代什么?
诗人用“冷如水”来形容什么?
“我惭匪报正羞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